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交通號誌牌上的貼紙

那日瞧見交通號誌牌上的貼紙,醒悟了許多道理。

在往昔,這樣的破壞性行為有道德上的問題,例如在牆面塗鴉、亂畫告示牌等;隨著時代轉變,對此現象有越來越寬容的趨勢...有時候甚至覺得如此甚好,增添了生活情趣。



如同這張「行人優先」的交通號誌牌,相信在平日都被人們忽略、遺忘吧?如今藉由一張惡作劇貼紙,讓存在感驟然上升、使人關注,實是好事;我觀察過往行人見著此景後的表情,大多都「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

我們的價值觀、美感變得不一樣了,不知你是否認同?



學生解除髮禁、對制服修改的寬容,強烈凸顯個人特質的重要性,這在過去都是叛逆的作為,長輩稱之為「搞鬼」;從國外傳來的街頭塗鴉、使用樂高修補破損牆面,透過網路讓人們認同這是一種使用複合媒材進行創作的藝術...因此我們都開始懂「美」了。



或許有人會認為,公共建設或告示牌本就應該符合固定規格、簡潔單純,但若這些公有建物呆版又破壞景致時(即是「醜」),依然抱著死板的思維,不免貽笑大方。

● 俄羅斯這麼做:路見不平,讓政客動起來!
http://goo.gl/JbD80K

● 全世界用 LEGO 樂高積木修復市容
http://goo.gl/46jGY

● 畢恆達:塗鴉鬼飛踢
http://www.ylib.com/hotsale/graffiti/

--



前幾天看過「蔣勳」在天下雜誌 540 期裡的文章,深感認同;以下節錄兩句與朋友們分享,若感興趣很建議閱讀全文:

『去年,我們都忽略了一件大事:台灣電影終於從新聞局轄下的「文宣」,移歸文化部掌管的「文化」。電影如果歸屬於新聞局,它就是文宣、政策文宣,它哪裡管文化?』

『我跟龍部長說,你能不能好好把台灣建築弄一下?她說你別搞錯,建築在營建署,我又恍然夢醒。建築如果歸在營建署,它就是工程,哪管文化的層次?所以接下來,我們要不要爭取,建築也從營建署移到文化部,真正建立一個對的文化體制。』

以上兩句正應證本次發文,描述台灣逐漸興起「延伸價值」的概念。

例如將電影從文宣的角度更變為文化思維;而我們對建築景觀、城市美學的需求,也可能令建築從工程架構轉變成文化價值。



許多朋友應該都聽過,我向他們提出的問題:「台灣設計師密度如此之高,為何我們的街景如此醜陋?」或許蔣勳先生的觀點,提供了一個可能前進的參考方向也說不定。

● 蔣勳:少年台灣 有改變的熱情
http://goo.gl/sWxl44

● 好書:有故事的昭和現代建築
http://goo.gl/1Fp0qp

義大利藝術家 Clet Abraham 的交通號誌創作大改造,讓呆版乏味的街景更添樂趣(而且不被當做違法行為)。



● 發揮創意!來惡搞一下交通標誌
http://mabee88.com/MaBeeNEWS.aspx?id=159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