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散步記 - 秋月微寒思人事

秋天裡的月,是白晝之月,是常常高掛在天空中,與逐漸遠去的太陽相互輝映的月;有如水中倒影,雖不如水面上的物體那麼奔放明確,但卻可以讓人直視個透澈,不用擔心灼傷眼睛。


活在熱血沸騰的台灣人群當中,我享受著大家的熱情,品嘗著人心互動的真誠;但相對的,鬱悶著直白對話所帶來的衝突,也痛苦呈受口無遮攬的自以為是。

古有云:「人心隔肚皮」,個人以為這句話並不是一句全然具貶意的詞彙,而是說明人都有無可避免的私情...雖說這不是值得讚賞的,但犯不著拿到抬面上光明正大的與人廝殺。

所謂君子之爭,可不是把話說直白就是了,而是要在競爭中顧及對手顏面與心理,也讓對手能夠將球打回來,一來一往才有看頭;當球沒有回擊過來,或許是勝利了,但無趣到讓人興味全失,只能暗自神傷的與孤獨相處。

每年看到的人與事,面向一直改變...曾經以為只要是最後的贏家就能享受勝利果實,但名為「挑戰」的高山險峻,亦是峰峰相連永無止盡;與其享受剎那間的極致甜美,我逐漸傾向放慢腳步,一口口啜飲那只有些微甘甜卻源遠流長的泉水,看似無味卻淡雅芬芳,始得於每一刻都能抱著清朗的心,看見任何抬面下的美麗,就如那秋天高掛於天上的白晝之月。

● 分享這部音韻迴盪的《月の繭》,看那神秘月兒萬千面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KPkbp62YQY


--

照片為某日散步隨拍,那漸漸熄滅的微弱發光體狀態,讓人分不清是日是月;或者是說,每個逝去的太陽,都是新生的月兒?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給小桃的信》電影心得

自從《河童之夏》後,我很喜歡這樣以妖怪與人類的關係做為隱喻,來表達一種對自然關心的訴求...或許對日本人來說,孩童們逐漸失去以往該有的純樸寬厚笑容,想必是相當惶恐不安吧?


前有《神隱少女》、《意外的幸運籤》、《河童之夏》到這部《給小桃的信》,皆是在探討自然環境對養育宅心仁厚的下一代是何等重要且不可或缺。

這部作品的故事題材或許常有,但代入人際互動關係及文化傳統不遺餘力的做法,卻著實少見;動畫創作者應當背負的教育責任,則是啟發人們關於美的理解力、鑑賞力,豐富心靈。

這也是讓我思考日本與台灣動畫中差異最大之處--「藝術性」,日本動畫的存在,啟發了他們對美的概念。

看完《給小桃的信》這部電影,我又一次讚嘆日本人的美學,其存在與感知,不是只要觀眾「看」那美麗的場景,而是透過五感來徹底感受:鄉村野地追趕跑跳,讓人如若親腳踏上的「觸覺」、妖怪大舕蔬果引人聯想甘甜果香的「味覺」、午後急雨逐漸打濕鬼瓦上的神像,空氣中仿佛充滿雨後的泥土清新誘發「嗅覺」、蟲鳴鳥叫、海浪與跳水的飽實音效,靠著「聽覺」也領人前往最炙熱的夏季...最後整合上別緻精細到極限的每一幕畫面,滿滿滿滿的「視覺」禮讚,讓人為之驚嘆。

● 沖浦啟之執導的《給小桃的信》相關介紹
http://goo.gl/PQP9P


延伸閱讀:

另外一提,日本動畫公司真的很懂做異業結合,賣動畫兼推廣觀光。動畫中的所有場景都是真實的,以方便促進當地的觀光消費,這點我們應該學起來才是。

● 廣島之大崎下島玩電影地區(給桃子的信拍攝地)
http://blog.yam.com/gotokao/article/55661109

● 台灣曾經有這樣題材的作品《魔法阿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iOzf_5s064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散步記 - 邏輯與創意的對比

雖然有著秋老虎微熱相伴,但走在路樹下,依然被秋風掃下的落葉拍肩問候,仿佛說著:「再見,來年隨風帶來的故事,永遠說不完。」


這陣子有感,身旁都是厲害至極的人,不論是工作伙伴、朋友,個個都是有實力存活在社會上的能人...我思量檢視自己,顯得微不足道;有時候與這些能人溝通,都得面對質疑、猜測與否定,必須將訴求整理得條理分明,才能順利前行。

但不免讓腦細胞死傷慘重,使我在休息時呈癡呆狀態,頓時失去話語、失去思考能力。

面對競爭生死的世界,邏輯力十分的重要,就如機械運轉,不容一丁點錯誤發生;因此我們都被訓練成專家,在自己專門的領域裡互不退讓。

這看似帥氣、自豪的境界中,其實不知扼殺了多少創意,多少美麗,只因為邏輯不通。

小時候看過的童書或神話中,常常能夠見到毫無邏輯的故事:比如盤古身軀化為大地、依卡洛斯的蠟燭翅膀、莊子的大魚變大鵬鳥等等,光想像就充滿樂趣;但如今成為大人後,卻往往失去了想像力,只會以邏輯來做為探索世界的觸角卻沾沾自喜...在我看來,這是十分悲哀的事。

「為什麼太陽不可以是綠色?」當大人們聽到這個問題時,是否笑著認為提問的是傻瓜?在賦有創意的人眼中,他可以拋棄邏輯常理,擁有綠色的太陽,我認為他是幸福的,因為美應當是心靈的層次,而不是感官的層次;如此說來,無法看到的人,已經變成無感的機械了。

秋天到了,略微蕭瑟的環境變化,總讓我無病呻吟兩三,見怪不怪就好,見怪不怪就好。


● Autumn Leaves - Eric Clapto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8cK5vCLI9s


--

照片是某處糾結鬱悶的電線桿與寶麗廣塲B1的Leica招牌合成;只因為秋意將濃,歷史經典的相機廠牌扮演落日餘燼,讓人無限感慨。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行車紀錄器拍到感人的一幕

每天都有聰明人提出更聰明的做法,但偏偏聰明人沒碰上,不懂何為難能可貴,不懂當下難以完善周全的道理。


兩分半的影片中,主角群在一分鐘左右就消失在畫面外了,接下來則是一分半的靜默;影片中鏡頭背後的另一家人(由小朋友的哭聲判斷是一家人),耐心等待,更彰顯這份同理心。

後續車輛縱橫交錯而過,對於停在路中間的無人摩托車感到疑惑及不耐,或許還生氣的咒罵浪費別人的時間,就這麼匆匆離去;從沒想過剛剛上演著洗滌人心的美麗故事...如此說來,誰才是該感到遺憾的人呢?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法國動畫《In-Between》

品味雅致的法國動畫《In-Between》,看完真讓人雀躍。



我們都曾受困於自己所畫下的小圈圈,時而矜持羞澀,時而裹足不前;不論有無意識,都讓可能相當美好的機緣擦身而過。很喜歡影片中藍色鱷魚的形象,將平日絆住手腳、可僧至極的保守思想描繪的如此討喜,以讓人們更加清楚明白它是保護我們免受傷害的必要機制。

學會與糾纏自己、只會壞事的情緒相處,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一門學問;所以,我決定走到街上,對著美麗的女孩子們說:「小~姐,給虧嗎?」(對不起呀...這麼崩壞的事我真的做不到,看來我的鱷魚是恐龍等級的嗎?)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太陽~致重要的你

深夜裡,徐徐涼風從窗台上撫過,幾絲藏於心底的惆悵,竟如秋風掃落葉般捲起、落下,無盡的循環著;更掀起一股泥土味...是曾經嘗過的苦澀土渣味。

思及此,舌根深處微微發麻,嘴角牽起一抹苦笑。


這首「おひさま~大切なあなたへ」(太陽~致重要的你),音樂輕柔、人聲優揚,搭配影片中清晨朝陽映照的遼闊草原,讓人感到療癒與平靜;我很喜歡平原綾香的嗓音,尤其是低音的部份,像個慈母般懷抱著我,輕輕拍著背,柔聲說著:「沒關係、沒關係的。」然後,我開始放下心中的懊悔。

希望今晚,大家都能有個好夢...將肩上重擔放下的好夢。

● 補上純音樂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0A1bZirAAA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散步記 - 信義區遊蕩

今日信義區散步,原意前往寶麗廣場看 Ma Sing Ling (瑪馨玲)的「合氣一相」油畫展,但現場發現最想親眼端詳的《雲潑天地‧大山大水》並未列入展中,對無法看到油彩塑造水墨風的這幅作品,感到相當的失落。(偏偏其他的作品較不合我的胃口,只好快速閱覽而去)


不過倒也非無所獲,剛巧在信義誠品被我發現好吃的起司蛋糕,總算讓心中充滿愉悅。在行經「貳樓」的專櫃時,櫃姐正專心在鹹味 Rize 餅乾上頭擠著一團起司;當下我眉毛挑的老高,發出一聲「啊?」的疑惑聲,也讓她抬起頭來,微笑的請我試吃。

當我皺著眉將試吃品往口中送之後,驚訝的不得了!鹹甜濃醇又柔軟濕潤,怎麼可以這麼搭,如此好吃?害的我對剛剛表現出的疑惑癡態汗顏,立馬稱讚兩句,外帶一盒。

● 貳樓 Cheese Cake 網站
http://www.secondfloorcafe.com/cheesecake

看來,躺在櫃子裡的德國休蕾柏遲摘白酒不會寂寞了:)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法國手工果醬藝術家

逛超市來到果醬試吃的攤位,想起數個月前在電視上看到的「果醬藝術家」紀錄訪談,因此找來分享。


「法國藝術果帛」的老闆Henri是位法國人,是位基本功深厚的藝術家、工廠實業家。

在走過幽暗的生死谷口之後,眼前突然一亮,把他實業家的堅持精神用來製作地道法國果醬,加上溫醇的藝術美感進行包裝銷售,令人想尋路求探,只欲嘗它一口。

很少見到由生產線至銷售都一手包辦的創業體還能保持的如此優雅,令人佩服。另外,Henri分享了用果醬做料理的思維非常獨特,勾起我的好奇心...頻頻想像味道如何,頗有樂趣。


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沉浸在自己世界的鼓手

朋友們,從這段影片中看到什麼?反應著目前你的人生渴求之處以及與社會環境的定位。


觀察團體中的每個人總讓我感到有趣,理應最受到多人矚目的女性主唱並非影片的主角,而是一位沉浸在自己世界的鼓手。這位年齡72歲的鼓手,表現出來的是靈魂與音樂感受力,即便是做出無法自拔的誇張動作,也讓人感到動容。

我看到的是「不壓抑的情感」,不在意他人投以不理解的眼光,也要把自己的感受力表現出來,讓靈魂奔放如花朵般綻開;因此在敬意底下,一股名為羨慕的情緒隱隱作痛。


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別讓我走》電影觀後感

在深夜裡欣賞完這部電影,心中卻充滿複雜的情緒;即便電影拍的優雅巂永。


從來都不缺乏複製人故事的電影,但多是描述主角如何逃出生天,讓瘋狂科學家的計畫破滅;這部《別讓我走》卻是探討另一個容易被人遺忘的面向--社會體制與靈魂。


這是部與現世平行時間軸的科幻片,沒有一丁點特效,單純的是設定上的「冷科幻」。原因是作品欲探究的並非空想架科的絢麗,而是整個社會體制隨著個人角度的不同,而延伸的多數暴力,意即人的私心。

或許,當複製人問世時人人都會聲明這是違逆自然的愚行,但若你我是重症疾病患者呢?若是我們是患者的家屬呢?我們是否能夠放棄剝削他人來拯救至親?因此,當整個社會體制都默許這樣的事發生,人類的價值觀就會由道德感切換為理所當然。(我們不吃貓狗,但吃雞、吃豬、吃牛、吃羊,這樣的價值觀是從何而來?)

這也是劇中的主角為何不反抗,不逃離的原故...沒有人類會憐憫他們,眼裡所見的數十億人,都是敵人。這種深沉的絕望感,我是第一次由電影中獲得體驗。

另外一個面向,說明了一個有趣又悲哀的問題:由什麼來評段複製人擁有靈魂。反過來想,我們該拿什麼標準來衡量一個人是具有靈魂與靈性的呢?或許你會提出我們人會思考、懂語言交流、懂得愛;但遺憾的是,人類一切行為都能透過教育學習或模仿來達到。

電影裡有個橋段,是凱西責備露絲透過模仿電視劇的情侶互動模式,就當做那是愛了...當我看到這段時感到震驚,我們自小到大,不就是接受小說書本、電視劇、電影的裡的情節,套用到我們伴侶身上?所謂的「愛」,是教育出來的。

即使是熟齡的愛,這些觀感是否透過網路張貼的文章也能看出端倪?兩性作家等意見領袖,是否由自己的觀點來主導眾多的信徒?

既然連愛這種生命根源的本質,都是可以被教育出來的,那麼靈魂到底是什麼?

影片中的男孩湯米給出一個思考方向,但是否能透過藝術創作來審視自己的確是具備靈魂,卻又說不得準。(究竟有誰能評判作品中的靈魂有無)

《別讓我走》影片中大量的透露各種層面的訊息,是個多面向的好作品,會由觀影人所處的角度,向著不同的線索尋覓答案。

除此之外,英式影片的緩慢優雅的美學充滿了整部電影每個角落、每個畫面,推薦給喜好這類型的朋友們,相信能夠有所得,有所省思。

--

延伸閱讀:

● 三層黑暗子宮的吞噬:論《別讓我走》暗藏的性別隱喻
http://a09201988.pixnet.net/blog/post/29612982

●《別讓我走》電影配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e81_Zc5oCU&feature=player_embedded

● 藤子‧F‧不二雄漫畫著作《牛頭人的晚餐》
http://www.guokr.com/post/3456/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與月亮共度一生的男人

俄羅斯藝術家編導的攝影創作,屬於月兒的季節又將來到。


● Private Moon與月亮共度一生的男人
http://goo.gl/XhgAwI

這名為《私人月亮》的故事,初見時我想起幾米繪本《月亮忘記了》,故事描述月亮墜落後與小男孩間所產生的情誼;但深深品嘗之後,發現兩個作品有著決定性的差異:即是童稚般的孺慕之情與成人般內斂的情愛離依感這樣的距離。

月,流線順滑的發光體,有如伴侶般豐潤曲線,光線散射柔和、溫暖不炙熱;除此之外,更與歲月折騰過的戀人一般,靜靜的陪在身旁不作聲,卻心意相通,流露出既孤寂又流轉在身旁不遠的氛圍。

這樣的節奏感不是兩小無猜的故事,而是更為洗練的深刻愛意。

個人相當喜愛其中一張,是一位西裝筆挺戴紳士圓帽的男子,向月兒伸出手來,狀似邀請她一同共舞,令美麗高貴的躍動身影,映射在水面上。

月兒說:要死了,都老夫老妻了還搞的那麼浪漫~然後,伸出她的手,與他的手緊握交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