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特展觀察「透視維梅爾」

在台北展期的最後一天,趕上了「透視維梅爾」特展,即使如走馬看花般隨興的晃了一圈,倒也生出些許感想,就在這邊粗淺談談;先就「展覽模式」、「策展目的」與「周邊商品」三點來思考,可以窺見幾個有趣之處。



「展覽模式」的改變,與以前印象中西洋古典藝術特展有根本上的不同(如米勒展),多了一些商業化互動模式,讓此展覽的體質更像是「3D 魔幻展」;遊客可以與作品互動合照、操作模具來了解透視概念、色彩研究與構成方式的體驗等。

或許這些模式於一般商業展覽上頗常見,在傳統古典畫展中卻實在特別;做法娛樂性高了,也帶來不少爭議與問題...例如拍照、互動,都會造成展覽動線的混亂,無法讓真正打著「欣賞」意圖的賞析者投入,難免失焦。(想像一下,當你正欣賞眼前散發陰鬱氣息的作品時,有其他遊客正挨著作品拍照,並擺出歡愉表情)

為了規避這個爭議,主辦單位用「教育展」的方式來包裝,這就是因應「策展目的」來做的轉變。



這個展覽與 HP (惠普) 此企業有非常深的連結,主要是作為列印技術的展示舞台...說明白的,「透視維梅爾」特展全都是列印輸出,並非真跡;也因此必須用教育展為題來發揮,才能增加展覽深度(否則就像是去看「海報展」一樣空虛,缺少了靈魂)

至於「周邊商品」的部分則缺乏變化性,一直以來這都是台灣展覽最無趣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找一堆公版商品,將展覽作品打印上去,僅是如此而已...除了創意不足,品質上亦毫無保證,粗製濫造的問題非常嚴重。(有些產品採轉印方式印刷或沒有上膠膜,可以用指甲輕易摳掉圖案...打樣程度的方法,怎麼會用在實體產品上?)

以教育展為名出發,吸引來對藝術較為陌生的遊客族群,多了滿場奔跑嬉戲的孩童...賞析者自然覺得諸多不便,但藝術推廣成效較佳,也就勉強接受了;只是周邊商品因此鎖定遊客為目標,僅僅製作出缺乏創意、水準堪慮的「紀念」商品,實是令人失望透頂。

--

提到周邊商品,就得提提自己碰到困擾。


◎ 圖片來源:Citytalk 城市漫步者提案

在看完了展覽之後走到周邊商品區,經過一番觀察與挑選後,無奈地只剩下紙製品值得購買(卡片、海報、書籍);由於對維梅爾尚不能算有深入的了解與喜愛,便放棄其他紙製品,選擇購買書籍(作品解析的圖錄書)

這時突然出現難以抉擇的狀況:「兩種內容差異無幾的圖錄書」。

這兩本圖錄書,一本新版一本舊版,新版的隨書附上 DVD 解析影片,理應是首選才對,但偏偏書的樣式偏向厚窄,無法將書本平整攤開;文字的編排與字級大小皆缺乏設計,閱覽上大為不便...內頁紙質甚至採用亮面處理,除了反光嚴重之外,作品彩度也變得過於鮮豔,有過度失真之虞。

舊版的圖錄書,雖然書本厚度較薄也無 DVD 解析影片,但更加寬闊的書幅可以 180 度展開攤平,手感極佳;也因選用霧面內頁降低反光問題,佐以令人舒適的文字編排與大小,閱覽起來非常舒適。

觀察了販售人員的動作,明顯可看出主推新版圖錄書的意圖,在不算大的販售區裡便有三處陳列新版,而陳列舊版只有一處,位置也不顯眼;販售人員更極力促銷新版,並強調折扣後價格與舊版相差無幾。(新版 249 元,舊版 240 元)

鑑於此,合理判斷新版利潤較高,無怪乎販售人員會積極推銷;只是現場並未見到新版 DVD 解析影片內容展示,書籍狀況又實在比不上舊版質感,因此我便選擇了舊版本。

心中納悶的是,既然前頭已發行舊版本,為何還要做出新版本?作品解析者或翻譯者不同也還算個好原因,但新版本的設計與質感皆落後於舊版本,這又是何原因?即使多了 DVD 影片解析,在價值上似無法滿足藝術愛好者對產品在閱讀上的期待。

透過與販售人員對話與種種小細節得出結論,很可能是產品定位不同所導致:舊版本僅是「單純的圖錄書」,可以專注於追求閱讀性;而新版本主打 DVD 解析影片,書籍僅是「附屬產物」,自然不願多花心力去設計。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同行好友偏愛與家人共同欣賞影片,而我喜歡獨享閱讀與思考的樂趣,所以就分別購買了新版與舊版,打算之後再透過交換的方式,補足遺憾。

--

「維梅爾」的作品放到最後才來談,原因是自己對這位荷蘭畫家相當陌生,只能粗淺寫些心得,還不如自己於網路上查閱有深度的評析。

台灣人對於荷蘭畫家三傑的認識,在於推廣、商業化「梵谷」與「林布蘭」的成功(例如銀行聯名卡、書籍、周邊);但卻獨獨漏掉了「維梅爾」,如此的結果不覺得有意思嗎?

導致此現象的發生可能性有三,分別為「作品數量」、「作品內容」與「辨識度區隔」。


◎ 圖片來源:Flashmoment…

以作品數量來說,梵谷與林布蘭都是多產型的畫家,一生中創作上百上千幅畫作的數量,不是僅 37 幅作品數量的維梅爾可以匹敵的...既然數量少,流通上就變得很不利;且維梅爾作品四散於不同博物館,根本難以做一次具規模的展覽,若非透過印刷技術來匯聚作品,永無可能讓賞析者一次看完所有作品的真跡。

再來看作品內容,梵谷作品情感強烈性讓人印象深刻,林布蘭畫作的史詩感與戲劇張力一流,這都可以達到拓印在賞析者腦海的目的;偏偏維梅爾畫作風格較為平靜,作品雖充滿深意卻沒有以誇張的手法來表現,相較前兩人的視覺爆發性,略顯清淡許多。

例如同樣以宗教為題材的作品,林布蘭畫下了神話發生的當下,也就是「經典場景」;而維梅爾卻選擇將時間推前或推後,嘗試去描述神話經典場景「發生前」的模樣,像是紀錄日常生活那般的悠閒步調,而非強調發生事件並充滿神性的那瞬間。


◎  維梅爾作品:《黛安娜和她的同伴》

例如《黛安娜和她的同伴》(Diana and her Companions) 這幅作品,背景是狩獵女神黛安娜的神話故事,知名橋段是將窺見女神沐浴的王子阿克提安(Actaeon) 變成鹿,讓他被自己的獵犬生吞活剝;但維梅爾選擇將時光倒帶至女神黛安娜沐浴前,與其他同伴坐在大石上休憩的場景。

除了選擇刻意避開戲劇張力的表現方式之外,維梅爾大多作品都是充滿恬靜風格的室內人物畫,第一時間看見實在過於平緩,很難深深烙印在腦海裡;雖說因此在推廣上少了許多優勢,但作品意涵實在豐富(有梗),很像越咀嚼越是芬芳的食物,相當耐看。

至於辨識度區隔的問題,一直以來我個人都將維梅爾的作品誤認為林布蘭的,原因是光線與立體感的表現都十分優異,在沒有深入去了解兩人風格的差異之下,很難立即判斷屬於誰;好在透過這次展覽理解了不少,也算展覽名為教育展的成功之處。(尤其是維梅爾非常強調透視近乎強迫症這點,以及對服裝皺褶表現、光源方向不同、大量樂器與畫中畫的明顯特色)

在理解維梅爾的作品與生平之後,也補足了對荷蘭畫家三傑的認識;但對於三位藝術家的人生皆窮途潦倒、陰鬱與壓抑、晚景淒涼等,感受到創作的動力來源...不得不說,或許正因生活貧困拮据,才能將所有的心思發揮在創作表現上,暫時逃離現實所帶來的困頓,醉心沉浸於自己搭建的世界裡。

--

● 珍珠之光 - 透視維梅爾 FB
http://on.fb.me/1rYeWtK

● 維梅爾 - 維基百科
http://goo.gl/2Aqz4

● 月亮與狩獵女神 - 黛安娜
http://goo.gl/tLpM9

● 透識維梅爾充滿秘密的光影世界
http://wp.me/p18vo0-1iU

--

「維梅爾特展」以印刷技術作為畫展背後的主角,讓個人想探討此問題:數位化趨勢普及至藝術領域,若藝術家以電腦創作一張畫,並公開在網路上供人觀賞,那麼這幅作品是否算是「真跡」?觀眾在網路上抓了這張圖,再把圖傳給其他人看,那麼這個複製動作會否影響到作品的「真實性」?

由於虛擬藝術不具實體,這也讓年輕世代不重視看到真跡這回事;相反的,對於曾經腳踩泥土、河裡撈魚的上一世代,能親眼看見真跡,是一種精神上的「慰藉」與神聖的「儀式」。


◎  維梅爾作品:《倒牛奶的女僕》

情感深厚程度來自於時間的不斷堆疊,當一個人 12 歲時在美術課本上看見維梅爾的《倒牛奶的女僕》(The Milkmaid),在他 42 歲時能在自己土地上瞧見作品的真跡,那份累積 30 年的情感,才能換得熱淚盈眶,而不是僅有知曉的效益。

--

兩岸交流趨於頻繁之後,展覽便開始帶有濃厚的商業傾向;暫且做個小推論,背後大體分作兩個目的,分別為「企業公關需求」與「文創周邊發展」。

以本次維梅爾展覽為例,「企業公關需求」層面滿足了 HP 的技術展示,使品牌公共關係有施行著眼點,並允許拍照讓部落客能夠作為意見領袖來深入推廣展覽;再仔細去看展覽的贊助廠商,清一色的政治光譜都是「深藍」...或許這與現今有越來越偏愛複製品展覽的傾向有關。(國民黨政府積極推行兩岸商業交流,而國際企業亞洲總部皆位於中國大陸,可依此推論)


◎  上圖皆為藍色光譜的主辦單位;而 HP 是鄧小平牽線合作的企業,為第一家中美合資的高科技企業

提到「文創周邊發展」就更有趣了,若是這些周邊商品都來自於大陸工廠製造,某種程度也是為了討好傾中企業而設下的局,到底圖利了誰,很值得去追究。

藝術品真跡除了運費之外,維護費與保險都是筆龐大開銷,且效益範圍僅僅替主辦單位與藝術家基金會帶來好處而已,聰明的台灣人怎麼可能放著搖錢樹只做遮陽避暑的功能?當然不,乳名叫做小確幸的牛可以扒好層皮呢!

--

以下紀錄與朋友在 FB 上的對談紀錄,在真跡與複製畫議題上探尋彼此看法:

朋友 Michael 說:
看了你的想法豐富了我的視野!能否容我分享一下小小的心得?

過去曾聽過「曲高和寡」的成語,或許用在這理解釋不了太多,關於民眾為何不花上機票跑一趟法國去朝聖,卻來到家附近的美術館來聞香?或多或少說明了附庸風雅的風氣,與辨別價值的眼光上的差異吧?

不論是複製或是原畫,都再再說明了真跡(原畫)的魅力,不是嗎?就如同李小龍的功夫,雙節棍,黃色運動緊身衣...電玩上無論再怎樣翻製,不都是向李小龍這號人物致敬?


◎  圖片:鄧麗君

小城故事、甜蜜蜜、在水一方、我只在乎你...等等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無論多少人翻唱,其想念起的人,可有「鄧麗君」以外的人?

或許,複製贗品等風氣無法根絕,卻是越加地顯出真跡真品的價值,這是我個人覺得樂見的事。至於如何端正風氣?如何改正善良風俗?真的值得大家好好來聊聊。


本人 Eric Wei 說:
曲高和寡】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瞭解的人很少。

是的,正如麥可兄這個成語意涵,為了讓民眾親近藝術文化,就需要貼近一般人的視野;剛巧商業化(以營利為目的) 讓策展單位更願意花時間去揣摩消費族群的需求,倒也不是壞事。

至於為什麼民眾不坐飛機去國外朝聖,卻拘泥於自己國內的展覽這點,雖然麥可兄認為是種「附庸風雅的風氣」,但我倒有其他的看法。

做個有趣的比喻,我有個喜愛進口車的好友,他平日最愛的就是收集進口車模型,曾被我吐槽問說:「你這麼愛賓士,怎麼不直接買來兜兜風?何必收集模型車來自我安慰?」

他是這麼回答我的:「喜愛車是從迷上車體結構與造型研究開始的,這段沉浸於研究的時光才是真正迷人之處,不是真的買車的時候;而且...是要去哪生那麼多錢來買?」

從上面這段小故事裡有理解什麼了嗎?

第一點,就是對藝術品真跡朝聖前,需要事前藝術賞析習慣的培養,才會真正的有愛及熱忱,促成日後真的動身到國外朝聖的可能性;第二點就更直白了,身為一個普通人,我想是沒有多少預算可以讓他跑幾次國外來朝聖真跡的。

所以民眾期待能在台灣本土看見藝術真跡的要求,想來也不過份;附庸風雅的行為久了,也會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  維梅爾作品:《軍官與微笑的女子》

關於複製或原畫,這其實是心理層面的問題,大部分人講究的可能是種感受,類似花了錢卻只能看標本,而不能看活生生的動物一樣。

更講究的賞析者,可能還會認為作品失去了「溫度」,透過機械數位化輸出的方式展覽,讓畫作成了冰冷的遺體。

複製畫分兩種,分別為「臨摹仿畫」與「翻拍輸出」;前者的做法像是用現代觀點在詮釋古代作品,兩種時空背景的不同,讓每個下筆動作的立意完全喪失了...就像是維梅爾因荷蘭的戰亂,導致他創作平和的室內人物畫,讓自己在繪畫過程中逃進心中所祈求的美好世界。

如此心境,是任何臨摹者絕無可能擁有的,亦是真跡的價值;由此可知我們欣賞藝術品的目的,也包括品味那層無形想像。

至於後者「翻拍輸出」,只能做到讓人「知曉」的程度,會用這種方式來做展覽,是要圖一個啟蒙的機會,讓更多人願意接觸艱澀又孤寂的藝術領域...講得直白就是上面舉例「模型車」的定位。

贗品與複製品的確無法根絕,從小處來看,只希望它們能扮演快速傳遞與流通宣傳的角色,若能啟發幾個孩子的藝術愛好,也就功德無量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