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Steadfast Stanley 動畫賞析

在周末欣賞個小動畫是好習慣,來分享吧?建議先看過下列網址裡的影片再閱讀文章。


●《Steadfast Stanley》堅定史丹利
http://vimeo.com/93544310

--

影片是加州藝術學院的學生 John Cody Kim 所創作,描述末日景象裡的「狗主角」拼命尋主的冒險故事。



其中運用常見的「病毒性感染」喪屍 (Zombie) 作為形成世界觀的元素,再將主角兩人以「聚、散、聚」的經典式劇情時間軸,讓賞析者來得及做情感投入,隨著狗主角一同冒險,最後在結尾泛起情緒波動,進而刺激淚腺。

這樣具科學邏輯推演的過程,或許創作者在當下並沒有想的如此深入,卻能在無意間符合了心理學者所研究的理論,這就是我認為藝術創作者最了不起的地方,亦即「天賦」所在。



一直以來人們都有迷思,像是圖畫得不好便無法成為藝術家、節奏感差就放棄成為音樂家...但真是如此嗎?我們再來瞧瞧這部《堅定史丹利》有什麼可以破解迷思之處?最簡單明白的便是創作者「圖畫得不好」這點。

直接說 John Cody Kim 圖畫得不好,或許過於偏頗與失禮,畢竟這可能只是繪畫風格上的問題,也該尊重他接受過嚴格的美術專業訓練...但我的意思並不具貶意,而是從這個看似失禮的評論透析出一些觀察心得。



不起眼的畫風,讓創作者下過苦功揣摩的角色動作與表情更為顯眼,像是狗兒看見男孩母親變成喪屍的震驚、撞見喪屍的恐懼、從害怕逐漸轉為堅毅勇敢的表情等...每一幀畫面都可看出創作者深思熟慮的扎實基本功。

東方思維常談及「收放」意境,讓古代詩人、琴人與畫家,透過「音律輕重」與「青墨留白」的方式,營造出鋪陳與高潮層次,以免流於匠氣並模糊了焦點;同樣道理在《堅定史丹利》動畫裡也能見到相同手法,精準的引導賞析者怎麼看、如何感受。



如同上述所言,這個放掉局部以換取高聚焦的手法,即使角色變形、缺乏透視、粗糙線條、混色骯髒、輪廓模糊不清與光線陰影錯誤等問題,賞析者都不會在意...因為這些通通不是上乘好作品「必須具備」的條件;倒不如說,正因缺乏那些俗世的膚淺表象,才讓我們得以撥開迷霧,直接面對作品的核心精神。

--

再來談《堅定史丹利》另一個成功元素:「音樂」。

不知 John Cody Kim 是否因學生身份,而無預算聘請音樂創作人為動畫量身打造專屬配樂?或許如此,影片內所有插曲才都會是丹佛樂團 DevotchKa (俄文:女孩) 所創作的音樂。



從影片頭兩人相擁到狗兒出發尋覓男孩,刻意在詭譎的背景音效之後,導入第一支插曲《Let's Go》,如同宣告狗兒「出發」加入盛大、狂亂的喪屍宴會般,以馬戲團、遊樂園音樂 (如迪士尼樂園有名的樂隊遊行) 基調發展出充滿魔幻風格曲風,相當符合這段旅程的意境。



隨場景切換到「廢墟雨景」,在狗兒經過依然能動的喪屍斷手時,第二支插曲《Lunnaya Pogonka》淡入,此時狗兒發現男孩與女主人座車,手撥琴弦的低沉聲音恰好代表狗兒喜悅興奮的心跳聲;隨著狗兒發現女主人已成為喪屍,那份喜悅便急速退去...琴弦聲也跟著嘎然而止。



狗兒在失望之際,瞥見男孩腳印而燃起希望,卻因踩到汽車防盜遙控器而遭到喪屍群起攻擊,此時第三支插曲《Such a Lovely Thing》飛入,襯托了畫面中群魔亂舞的騷動感;這支插曲前半段有著俄式曲風 (例:鬼魅王子 Bumac Vitas 的歌),中間卻混入了類似墨西哥曲調與鈴鼓的清脆聲,搭配快節奏的眾多樂器,像是一列迎面疾駛而來的火車,充滿壓迫感。

這段是我的最愛!眾多喪屍狂奔而來,令我聯想到人類社會常見的現象:「社會價值觀逼迫」,像是諷刺民粹暴力行為般,向人湧來...猝不及防便會身首異處、死狀甚慘。



結尾,狗兒與男孩終於相逢卻遭到喪屍們集體侵攻,在這緊張時刻響起了第四支插曲《All the sand in the sea》,以搖滾的快鼓混音,迎來了影片高潮;接著,男孩與狗兒對視,穿上狗兒刁來的鞋子、背起行囊、戴上頭盔,兩人閉上眼最後一次緊緊相擁,便起身向前大步邁去。

打開門,已不再是陰雨綿綿;天光透亮灑落滿地,只留下一狗一人的腳印。

--

結尾那段令我眼眶泛淚,充滿勇氣的兩人與插曲《All the sand in the sea》十分搭配,也象徵著人們所追求的「夥伴情誼」;不論是牽手相伴的情侶、有同樣理念的好兄弟、合作無間的工作夥伴等,皆有著「有你真好」的深意。



是啊,當全世界的人都捨棄自己時,若有人還願意支持著自己,誰能不把心交出去?這支好影片,分享給正遊走於低潮幽谷的好朋友們。

一切加油,請記得我永遠找得到你。

--

●   插曲一《Let's Go》
http://youtu.be/8koVQbcisaI

●   插曲二《Lunnaya Pogonka》
http://youtu.be/6RMw6V7HbtM

●   插曲三《Such a Lovely Thing》
http://youtu.be/MU0jujiiRE4

●   插曲四《All the sand in the sea》
http://youtu.be/nzCtcAl_AUM

●   動畫作者 John Cody Kim 部落格
http://johncodykim.blogspot.tw/

●   樂團 DevotchKa 官方網站
http://devotchka.net/

--

做個小補充。

在動畫創作者 John Cody Kim 部落格中,找到動畫製作過程的資料與原稿,這是看完一支動畫短片我習慣做的「功課」。

花點時間了解整個創作的來龍去脈,算是藝術創作賞析後的「餘韻」,有時甚至比作品本身的價值還高,樂趣也是翻倍的。


◎ 喪屍叫聲錄製中

舉例來說,在這部《堅定史丹利》裡喪屍是如何錄製聲音的?在台灣可能找個罐頭音樂或許就搞定了,但本片喪屍叫聲卻是在加州藝術學院錄製,並找指導老師與同學們協助。

這互動透過影像紀錄與照片被記錄下來,看起來十分有趣。

甚至動畫主角狗兒史丹利,都是擁有真實的「狗模特兒」;如此更添加了說服力,讓我感到作者是玩真的,不是僅依靠著想像來創作。


◎ 有別於最後成品的設定圖與分鏡稿

設定圖與分鏡稿是基礎中的基礎,可以見到動畫的形塑軌跡,是如何從完全有別於最後成果的版本,逐步彙整意見,進行各種調整,直到滿意為止。

看創作者釋出創作過程是種享受,彷彿像跟著孩子一日日成長,最後成為優秀茁壯的大人一般;比起直接看到成人階段,更多了一道深沉投入的情感,箇中滋味與匆匆一瞥差之甚大。

希望喜愛欣賞動畫的朋友,可以多接觸動畫製作過程的紀錄,讓享受那份餘韻醍醐味這件事,成為愉快生活的養份。


◎ 圖片為 柯基犬狗主角 Stanley 設定草稿

在作者部落格的留言裡,看見有人提議將這部動畫做成冒險/解謎遊戲,若真有機會那就太好了,我非常想支持 (希望有人慫恿作者來進行,利用群眾募資平台來找到資金來源吧!);這也是動畫受肯定後所產生的附加價值之一,先獲得賞析者肯定作品「核心精神」再圖商業化。

● 部落格紀錄《堅定史丹利》製作過程
http://johncodykim.blogspot.tw/2014/05/steadfast-stanley.html


◎ 圖片來源:John Cody Kim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特展觀察「透視維梅爾」

在台北展期的最後一天,趕上了「透視維梅爾」特展,即使如走馬看花般隨興的晃了一圈,倒也生出些許感想,就在這邊粗淺談談;先就「展覽模式」、「策展目的」與「周邊商品」三點來思考,可以窺見幾個有趣之處。



「展覽模式」的改變,與以前印象中西洋古典藝術特展有根本上的不同(如米勒展),多了一些商業化互動模式,讓此展覽的體質更像是「3D 魔幻展」;遊客可以與作品互動合照、操作模具來了解透視概念、色彩研究與構成方式的體驗等。

或許這些模式於一般商業展覽上頗常見,在傳統古典畫展中卻實在特別;做法娛樂性高了,也帶來不少爭議與問題...例如拍照、互動,都會造成展覽動線的混亂,無法讓真正打著「欣賞」意圖的賞析者投入,難免失焦。(想像一下,當你正欣賞眼前散發陰鬱氣息的作品時,有其他遊客正挨著作品拍照,並擺出歡愉表情)

為了規避這個爭議,主辦單位用「教育展」的方式來包裝,這就是因應「策展目的」來做的轉變。



這個展覽與 HP (惠普) 此企業有非常深的連結,主要是作為列印技術的展示舞台...說明白的,「透視維梅爾」特展全都是列印輸出,並非真跡;也因此必須用教育展為題來發揮,才能增加展覽深度(否則就像是去看「海報展」一樣空虛,缺少了靈魂)

至於「周邊商品」的部分則缺乏變化性,一直以來這都是台灣展覽最無趣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找一堆公版商品,將展覽作品打印上去,僅是如此而已...除了創意不足,品質上亦毫無保證,粗製濫造的問題非常嚴重。(有些產品採轉印方式印刷或沒有上膠膜,可以用指甲輕易摳掉圖案...打樣程度的方法,怎麼會用在實體產品上?)

以教育展為名出發,吸引來對藝術較為陌生的遊客族群,多了滿場奔跑嬉戲的孩童...賞析者自然覺得諸多不便,但藝術推廣成效較佳,也就勉強接受了;只是周邊商品因此鎖定遊客為目標,僅僅製作出缺乏創意、水準堪慮的「紀念」商品,實是令人失望透頂。

--

提到周邊商品,就得提提自己碰到困擾。


◎ 圖片來源:Citytalk 城市漫步者提案

在看完了展覽之後走到周邊商品區,經過一番觀察與挑選後,無奈地只剩下紙製品值得購買(卡片、海報、書籍);由於對維梅爾尚不能算有深入的了解與喜愛,便放棄其他紙製品,選擇購買書籍(作品解析的圖錄書)

這時突然出現難以抉擇的狀況:「兩種內容差異無幾的圖錄書」。

這兩本圖錄書,一本新版一本舊版,新版的隨書附上 DVD 解析影片,理應是首選才對,但偏偏書的樣式偏向厚窄,無法將書本平整攤開;文字的編排與字級大小皆缺乏設計,閱覽上大為不便...內頁紙質甚至採用亮面處理,除了反光嚴重之外,作品彩度也變得過於鮮豔,有過度失真之虞。

舊版的圖錄書,雖然書本厚度較薄也無 DVD 解析影片,但更加寬闊的書幅可以 180 度展開攤平,手感極佳;也因選用霧面內頁降低反光問題,佐以令人舒適的文字編排與大小,閱覽起來非常舒適。

觀察了販售人員的動作,明顯可看出主推新版圖錄書的意圖,在不算大的販售區裡便有三處陳列新版,而陳列舊版只有一處,位置也不顯眼;販售人員更極力促銷新版,並強調折扣後價格與舊版相差無幾。(新版 249 元,舊版 240 元)

鑑於此,合理判斷新版利潤較高,無怪乎販售人員會積極推銷;只是現場並未見到新版 DVD 解析影片內容展示,書籍狀況又實在比不上舊版質感,因此我便選擇了舊版本。

心中納悶的是,既然前頭已發行舊版本,為何還要做出新版本?作品解析者或翻譯者不同也還算個好原因,但新版本的設計與質感皆落後於舊版本,這又是何原因?即使多了 DVD 影片解析,在價值上似無法滿足藝術愛好者對產品在閱讀上的期待。

透過與販售人員對話與種種小細節得出結論,很可能是產品定位不同所導致:舊版本僅是「單純的圖錄書」,可以專注於追求閱讀性;而新版本主打 DVD 解析影片,書籍僅是「附屬產物」,自然不願多花心力去設計。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同行好友偏愛與家人共同欣賞影片,而我喜歡獨享閱讀與思考的樂趣,所以就分別購買了新版與舊版,打算之後再透過交換的方式,補足遺憾。

--

「維梅爾」的作品放到最後才來談,原因是自己對這位荷蘭畫家相當陌生,只能粗淺寫些心得,還不如自己於網路上查閱有深度的評析。

台灣人對於荷蘭畫家三傑的認識,在於推廣、商業化「梵谷」與「林布蘭」的成功(例如銀行聯名卡、書籍、周邊);但卻獨獨漏掉了「維梅爾」,如此的結果不覺得有意思嗎?

導致此現象的發生可能性有三,分別為「作品數量」、「作品內容」與「辨識度區隔」。


◎ 圖片來源:Flashmoment…

以作品數量來說,梵谷與林布蘭都是多產型的畫家,一生中創作上百上千幅畫作的數量,不是僅 37 幅作品數量的維梅爾可以匹敵的...既然數量少,流通上就變得很不利;且維梅爾作品四散於不同博物館,根本難以做一次具規模的展覽,若非透過印刷技術來匯聚作品,永無可能讓賞析者一次看完所有作品的真跡。

再來看作品內容,梵谷作品情感強烈性讓人印象深刻,林布蘭畫作的史詩感與戲劇張力一流,這都可以達到拓印在賞析者腦海的目的;偏偏維梅爾畫作風格較為平靜,作品雖充滿深意卻沒有以誇張的手法來表現,相較前兩人的視覺爆發性,略顯清淡許多。

例如同樣以宗教為題材的作品,林布蘭畫下了神話發生的當下,也就是「經典場景」;而維梅爾卻選擇將時間推前或推後,嘗試去描述神話經典場景「發生前」的模樣,像是紀錄日常生活那般的悠閒步調,而非強調發生事件並充滿神性的那瞬間。


◎  維梅爾作品:《黛安娜和她的同伴》

例如《黛安娜和她的同伴》(Diana and her Companions) 這幅作品,背景是狩獵女神黛安娜的神話故事,知名橋段是將窺見女神沐浴的王子阿克提安(Actaeon) 變成鹿,讓他被自己的獵犬生吞活剝;但維梅爾選擇將時光倒帶至女神黛安娜沐浴前,與其他同伴坐在大石上休憩的場景。

除了選擇刻意避開戲劇張力的表現方式之外,維梅爾大多作品都是充滿恬靜風格的室內人物畫,第一時間看見實在過於平緩,很難深深烙印在腦海裡;雖說因此在推廣上少了許多優勢,但作品意涵實在豐富(有梗),很像越咀嚼越是芬芳的食物,相當耐看。

至於辨識度區隔的問題,一直以來我個人都將維梅爾的作品誤認為林布蘭的,原因是光線與立體感的表現都十分優異,在沒有深入去了解兩人風格的差異之下,很難立即判斷屬於誰;好在透過這次展覽理解了不少,也算展覽名為教育展的成功之處。(尤其是維梅爾非常強調透視近乎強迫症這點,以及對服裝皺褶表現、光源方向不同、大量樂器與畫中畫的明顯特色)

在理解維梅爾的作品與生平之後,也補足了對荷蘭畫家三傑的認識;但對於三位藝術家的人生皆窮途潦倒、陰鬱與壓抑、晚景淒涼等,感受到創作的動力來源...不得不說,或許正因生活貧困拮据,才能將所有的心思發揮在創作表現上,暫時逃離現實所帶來的困頓,醉心沉浸於自己搭建的世界裡。

--

● 珍珠之光 - 透視維梅爾 FB
http://on.fb.me/1rYeWtK

● 維梅爾 - 維基百科
http://goo.gl/2Aqz4

● 月亮與狩獵女神 - 黛安娜
http://goo.gl/tLpM9

● 透識維梅爾充滿秘密的光影世界
http://wp.me/p18vo0-1iU

--

「維梅爾特展」以印刷技術作為畫展背後的主角,讓個人想探討此問題:數位化趨勢普及至藝術領域,若藝術家以電腦創作一張畫,並公開在網路上供人觀賞,那麼這幅作品是否算是「真跡」?觀眾在網路上抓了這張圖,再把圖傳給其他人看,那麼這個複製動作會否影響到作品的「真實性」?

由於虛擬藝術不具實體,這也讓年輕世代不重視看到真跡這回事;相反的,對於曾經腳踩泥土、河裡撈魚的上一世代,能親眼看見真跡,是一種精神上的「慰藉」與神聖的「儀式」。


◎  維梅爾作品:《倒牛奶的女僕》

情感深厚程度來自於時間的不斷堆疊,當一個人 12 歲時在美術課本上看見維梅爾的《倒牛奶的女僕》(The Milkmaid),在他 42 歲時能在自己土地上瞧見作品的真跡,那份累積 30 年的情感,才能換得熱淚盈眶,而不是僅有知曉的效益。

--

兩岸交流趨於頻繁之後,展覽便開始帶有濃厚的商業傾向;暫且做個小推論,背後大體分作兩個目的,分別為「企業公關需求」與「文創周邊發展」。

以本次維梅爾展覽為例,「企業公關需求」層面滿足了 HP 的技術展示,使品牌公共關係有施行著眼點,並允許拍照讓部落客能夠作為意見領袖來深入推廣展覽;再仔細去看展覽的贊助廠商,清一色的政治光譜都是「深藍」...或許這與現今有越來越偏愛複製品展覽的傾向有關。(國民黨政府積極推行兩岸商業交流,而國際企業亞洲總部皆位於中國大陸,可依此推論)


◎  上圖皆為藍色光譜的主辦單位;而 HP 是鄧小平牽線合作的企業,為第一家中美合資的高科技企業

提到「文創周邊發展」就更有趣了,若是這些周邊商品都來自於大陸工廠製造,某種程度也是為了討好傾中企業而設下的局,到底圖利了誰,很值得去追究。

藝術品真跡除了運費之外,維護費與保險都是筆龐大開銷,且效益範圍僅僅替主辦單位與藝術家基金會帶來好處而已,聰明的台灣人怎麼可能放著搖錢樹只做遮陽避暑的功能?當然不,乳名叫做小確幸的牛可以扒好層皮呢!

--

以下紀錄與朋友在 FB 上的對談紀錄,在真跡與複製畫議題上探尋彼此看法:

朋友 Michael 說:
看了你的想法豐富了我的視野!能否容我分享一下小小的心得?

過去曾聽過「曲高和寡」的成語,或許用在這理解釋不了太多,關於民眾為何不花上機票跑一趟法國去朝聖,卻來到家附近的美術館來聞香?或多或少說明了附庸風雅的風氣,與辨別價值的眼光上的差異吧?

不論是複製或是原畫,都再再說明了真跡(原畫)的魅力,不是嗎?就如同李小龍的功夫,雙節棍,黃色運動緊身衣...電玩上無論再怎樣翻製,不都是向李小龍這號人物致敬?


◎  圖片:鄧麗君

小城故事、甜蜜蜜、在水一方、我只在乎你...等等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無論多少人翻唱,其想念起的人,可有「鄧麗君」以外的人?

或許,複製贗品等風氣無法根絕,卻是越加地顯出真跡真品的價值,這是我個人覺得樂見的事。至於如何端正風氣?如何改正善良風俗?真的值得大家好好來聊聊。


本人 Eric Wei 說:
曲高和寡】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瞭解的人很少。

是的,正如麥可兄這個成語意涵,為了讓民眾親近藝術文化,就需要貼近一般人的視野;剛巧商業化(以營利為目的) 讓策展單位更願意花時間去揣摩消費族群的需求,倒也不是壞事。

至於為什麼民眾不坐飛機去國外朝聖,卻拘泥於自己國內的展覽這點,雖然麥可兄認為是種「附庸風雅的風氣」,但我倒有其他的看法。

做個有趣的比喻,我有個喜愛進口車的好友,他平日最愛的就是收集進口車模型,曾被我吐槽問說:「你這麼愛賓士,怎麼不直接買來兜兜風?何必收集模型車來自我安慰?」

他是這麼回答我的:「喜愛車是從迷上車體結構與造型研究開始的,這段沉浸於研究的時光才是真正迷人之處,不是真的買車的時候;而且...是要去哪生那麼多錢來買?」

從上面這段小故事裡有理解什麼了嗎?

第一點,就是對藝術品真跡朝聖前,需要事前藝術賞析習慣的培養,才會真正的有愛及熱忱,促成日後真的動身到國外朝聖的可能性;第二點就更直白了,身為一個普通人,我想是沒有多少預算可以讓他跑幾次國外來朝聖真跡的。

所以民眾期待能在台灣本土看見藝術真跡的要求,想來也不過份;附庸風雅的行為久了,也會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  維梅爾作品:《軍官與微笑的女子》

關於複製或原畫,這其實是心理層面的問題,大部分人講究的可能是種感受,類似花了錢卻只能看標本,而不能看活生生的動物一樣。

更講究的賞析者,可能還會認為作品失去了「溫度」,透過機械數位化輸出的方式展覽,讓畫作成了冰冷的遺體。

複製畫分兩種,分別為「臨摹仿畫」與「翻拍輸出」;前者的做法像是用現代觀點在詮釋古代作品,兩種時空背景的不同,讓每個下筆動作的立意完全喪失了...就像是維梅爾因荷蘭的戰亂,導致他創作平和的室內人物畫,讓自己在繪畫過程中逃進心中所祈求的美好世界。

如此心境,是任何臨摹者絕無可能擁有的,亦是真跡的價值;由此可知我們欣賞藝術品的目的,也包括品味那層無形想像。

至於後者「翻拍輸出」,只能做到讓人「知曉」的程度,會用這種方式來做展覽,是要圖一個啟蒙的機會,讓更多人願意接觸艱澀又孤寂的藝術領域...講得直白就是上面舉例「模型車」的定位。

贗品與複製品的確無法根絕,從小處來看,只希望它們能扮演快速傳遞與流通宣傳的角色,若能啟發幾個孩子的藝術愛好,也就功德無量了。



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棉花糖飄浮商機觀察

棉花糖的飄浮商機,經過了兩年有什麼改變?

說到在咖啡裡加上棉花糖,許多人都會想起 やわはだ (Yawahada) 所販售的肉球棉花糖,在莫約兩年多前以「療癒效果」引領風潮;但在兩年後再次檢視販售狀況,發現雖然熱潮依舊,卻沒有大幅度的推廣成效。



原因之一,自然與企業經營方針有關,例如供應日本國內的市場已能滿足公司營業額,並使得手邊的處理人手接應不暇,無法再吃下更多訂單;但若要添加人手,市場需求量又不足負擔這些開銷,自然打消了拓展產線的主意。

原因之二,在於保存期限過短,讓產品製作期得維持在固定的出貨時間前進行,無法提早製作;且日本人重職業精神,近乎苛刻的堅持是追求著品牌精神的核心,例如不添加防腐劑、手工製作、對品質做工的要求等,皆是企業得以不被競爭對手打敗的重要元素。

原因之三,便是氣候問題的影響,使得亞洲或亞熱帶國家冬季偏短,喝熱飲的習慣與需求量遠不及緯度較高的日韓;試著想想台灣,生意熱到不行的永遠是「冰品」,連冬天吃火鍋都非要配上幾球冰淇淋不可。



綜合以上三點,讓這項肉球棉花糖在熱銷兩年之後,始終還是維持在國內販售,無法提供海外配送業務的原因。(個人以為,在技術面或商業模式無法突破的狀況下,該產品在台灣將不會有效的被推廣...也就是無法普及,看的到、吃不著)

--

說完嚴肅的持續觀察心得,就來嗑瓜子閒聊好了。

首先,我對 やわはだ 不積極推廣的經營模式感到佩服,這在台灣很難辦到;台灣企業對有市場潛力的產品,會刻意地將產品生命週期「壓縮」,以求短期內可以榨出更多的利潤,以免長期投入市場流於價格競爭,而失去賺取第一手利潤的時機。



這點可以從各種「一窩蜂」熱潮看出,從最早的葡式蛋塔開始,到星巴克買一送一的氾濫(外國通通沒有),都可以瞧見我們的企業不分大小,都是在進行消耗性的焦土策略;目的有兩點,一是搶佔市場,二是全力一擊後脫出,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當然,既然產品能透過做快、做多來大賺一筆,應該不是問題吧?我腦中隨便一想就有二、三十位朋友會說:「開公司又不是社團活動,當然以賺錢為最先考量,其他都是多想的!」

乍聽之下的確沒有問題,但仔細去觀察會這麼想的企業,看看他們做了什麼事、得到什麼後果,或許這些朋友就會收回原先的說法了。

經濟學的思考邏輯支配了大部分的生意人,為了快速販售便會採用機器加工,為了拉長保存期限便會添加防腐劑,為了阻止競爭對手的模仿便會低價販售...最後做出來的產品就會毫無品質可言。

更可怕的是,為了賣掉這些糟糕的產品,企業還會告訴消費者產品都是純手工、純天然、小確幸的。(這些年若有留意新聞,例子不勝枚舉,也就是那樣子了)

--

不過,市場規模是固定的,不管採用哪種策略,都有其利弊;以日本 やわはだ 為例,為了維持高品質的商品價值,付出的成本較高,就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讓定價看起來可怕...雖然合理卻也是市場無法被有效益推廣的主因。



やわはだ 的肉球綿花糖一盒約為新台幣 250 元,無法長期保存只能採空運送達台灣,代購業者喊價一盒到了新台幣 700 元,實在令人吃驚;而台灣出現的仿製品價格約在新台幣 200 元...但既然花的是三分之一的價格,產品也就只有三分之一的水準。(糟糕的是,台灣仿製產品逼近原價,但品質卻遠遠不及)

我不贊成台灣人仿製 やわはだ 的肉球棉花糖來做販賣,原因倒非與抄襲創意有關,而是在於對產品的「態度與要求」上,這些仿製廠商根本無心做出好產品,只會讓這樣帶有情趣的風潮被破壞,一次次傷害台灣消費者的心,實在可惜了。

自少我就很喜愛一句名言:「青出於藍,勝於藍」,說明有對象可師,就能夠在既有穩固的基礎上做改良,所以會感到後生可畏、後浪來勁;但經過數十年應證,整個人類社會其實並不奉行這套「後者壓前者」理論,總是推崇、讚頌開創者的神蹟,刻意忽略開創者也是偷偷師法他人這回事。

個人對「智慧財產權」這樣的東西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也曾與幾位朋友在討論時出現了立場頗為不同的狀況,被質疑身為創作者怎麼會不想保護自己的作品?其實我只是認為「專利保護」項目有問題而已。

創作者與作品間的「緊密連結」無比重要,如畫作《向日葵》是梵谷畫的,即使後來被他的朋友高更所擁有,高更也絕不能向其他人說是他畫的。(台灣政府要推「創作人格權」屬於老闆或雇主所有,真是顛倒是非)

但創作方法若是被保護起來,後人沒付錢便不可用詭異的顏色、筆法來畫向日葵,嚴重點甚至連顏料都不能買...這叫「專利」,於是專利保護讓創新發展停滯不前,尤其當專利都掌握在財團與權貴手中時更為嚴重。

上頭提到智慧財產權與專利,是為了討論肉球棉花糖「仿製品」問題才稍微提到;在這項產品上頭客觀來看並沒有技術上的專利限制問題,所以任何人都能在網路上尋找到製作配方來製作,流通上並無門檻。

但令我不解的是,為何台灣要用相同技術來做「肉球」?怎麼不是掌握了技術後做些有趣的變化?同樣具療癒效果的題材相當多,理應要讓棉花糖市場百花齊放才是;就算退一萬步來看,同樣是做肉球棉花糖,仿製者的品質掌控與造型配色為何水準如此低下?

我想應該是重點擺錯地方,當以利潤為中心運作時,炒短線就是最快達成目的的好方法。

同樣的事我就不再碎碎念(在現代提李鴻章的北洋艦隊輸在哪會被人當神經病...雖然我很愛),但人人口頭都愛掛著的競爭力理論,歸根究柢問題根本不是技術,而是核心精神的形塑與堅持。

以前我都笑某些「封閉的小店」顧慮太細碎、做法太厚工...現在卻反而越來越認同他們了;只是這也間接推翻長輩們老掛在口中的事業發展舊思維。

對於逐漸無法認同他們的「經營教條」這件事,我十分感慨與無奈。

--

在肉球棉花糖加入了熱飲後所產生的漂浮商機與熱潮,有個地方說來有趣...那就是當有些年紀的長輩看到咖啡中有貓手掌,居然會告訴我這很「噁心」,實是讓我歡笑了許久;要知道這群長輩成長經驗裡,與貓狗的關係跟現代人有極大差異(例如狗不得進入家裡、吃廚餘就好),打從心中無法感受到那份療癒感。



而年輕世代從小就活在化學食物的世界裡,玩具市場早就推出類似肉球棉花糖的商品,讓幼童可以在扮家家酒時做出差不多的東西,有時候不小心還真會誤食...於是對這個產品接受度極高,可說是水到渠成、無縫接軌。

有興趣可以看看網路上對肉球棉花糖的評價,從沒有人以「好吃」為題來發揮,全都是可愛療癒、柔軟情趣...由此可定調現代人真是寂寞,才會讓消費行為完全以感覺導向。

--

● マシュマロ専門店やわはだ
http://sanpasta.ocnk.net/product-group/23

● 好治癒!日本 Cafe Cat & Paw
http://goo.gl/00nINm

● 糖跟奶精都不用了!
http://onefunnyjoke.com/?p=25617

● 棉花糖漂浮在咖啡裡的影片
http://youtu.be/C45JZJWKhak

● やわはだ FB 粉絲團位置
http://on.fb.me/1iQgl4Z

● 肉球棉花糖製作方法教學影片
http://youtu.be/Dxlkl9cryqc

● 智產權迷思:專利保護讓創新發展停滯不前?
http://goo.gl/PH8VVR

--

說到台灣的飄浮商機,就如我在文章提到因天氣炎熱之故,飲料業者推出的是結合飲料與冰品的「漂浮冰」;當中我最愛的便是漂浮冰咖啡,原因是一種飲料有三種吃法:單吃冰淇淋、單喝黑咖啡、冰淇淋溶解所形成的拿鐵風味。



這也是一種品嘗情趣的飲料時光,所以可以喝得很開心,但這樣的飲料依然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

比如說在咖啡上層的冰淇淋,大多分為「霜淇淋」與「球狀冰淇淋」兩種模式;其中霜淇淋型的漂浮冰看起來類似少女洋裝的裙擺皺褶,綿密潔白讓人心中泛起一股清新涼爽感,視覺上很棒,卻少了些流動感與「漂浮的趣味性」,所以個人並不喜愛。



球狀冰淇淋型的冰咖啡,實在有趣多了,流動感與扎實的觸感,都會讓人在攪動吸管的那瞬間感受樂趣,這才是名副其實的「飄浮」。(相較之下缺少流動感的霜淇淋型冰咖啡無趣多了)

但球狀冰淇淋型也是有嚴重缺憾,那就是造型上沒辦法受到控制,完全依調製人員手感好壞來決定成果;萬一當天碰上實習生所調製的,那完全是悲劇一場...你將會看見冰咖啡上頭漂浮的是一坨像是被狗啃咬過的東西。

若有人願意以日本肉球棉花糖的「創新模式」解決這個問題,實在是台灣人的好福氣,也就能讓飄浮商機往炎熱的亞洲市場推進。



◎ 圖片來源:やわはだMy Modern M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