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用智能回收站滿足三個願望

流浪貓狗的問題,民間單位能怎麼做?土耳其環保團體 pugedon 一次滿足三個願望,值得參考。



pugedon 設計了一個「智能回收站」(類似販賣機構造),讓民眾可以透過投遞寶特瓶做回收,換得飼料供流浪動物食用;這是一舉多得的動作,同時解決回收問題、流浪動物供食成本問題、環保意識與愛護動物的教育問題。

這個智能回收站,價值在於可受推崇的核心精神,而非實際上的效益,最大的原因是沒有從源頭解決流浪動物產生的問題,實屬「治標不治本」的行為;但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卻又擁有強烈的「教育啟發性」,值得我們台灣社會試上一試。



舉個例子來做比較,智能回收站就像是讓小朋友去上「潛能開發課程」,像是音樂、藝術、體育等,皆是可以刺激腦部發展並培養創意思考的能力;但這些能力並不像是直接讓他們去學語文、數理來的有「實質」意義,沒辦法幫助小朋友考試拿高分。

可是,經歷過潛能開發的小朋友,卻擁有了讓世界更美好的觀點。

--

回到台灣流浪動物的現狀,有兩個大問題需要被解決;其中一個是流浪動物群聚所產生的安全衛生問題,另一個則是動保團體募資流向不明的爭議。

今天若在台北街頭或公園裡設立了智能回收站,最先面對的巨大障礙便是「安全疑慮」,大部分人都會在意流浪動物的攻擊性,是否會傷害最需要保護的老人與幼童;再來則是嚴重的「衛生問題」,流浪動物的氣味、排泄物與疾病等,必然影響到附近住戶的生活品質。

從上述狀況來看,若沒有政府配套政策的話,單要仰賴智能回收站便想要改變流浪動物的實際狀況,是不可能的。



不過,我們看到幾張拍攝土耳其幼童參與活動的照片,在收集寶特瓶後,換取飼料讓流浪動物得以溫飽的那一刻,臉上露出了最爽朗健康的「笑容」...這不就是我們大人們最重要的珍貴寶物嗎?

甚至,可以說我們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活。



為了解決人類對流浪動物的厭惡,只能透過「體驗教育」,讓幼童從小就擁有正確且具有道德的價值觀,才懂判斷是非,把「尊重生命」的觀點凌駕於個人私利之上;如此一來泰半的問題便都能迎刃而解。

只是這急不得,需要花一、兩個世代的時間來汰換掉舊有觀念。

--

關於「動保團體募資流向不明」的爭議,透過網路便可窺知一二,便不在此細談;但透過 pugedon 設計的智能回收站,或許可以在食糧供給的預算上提供些許幫助。

另外於在理念行銷與群眾觀感上的經營,也能帶來好處,省去了大筆的推廣預算與人力。

我們經常在街上看到動保團體向群眾募資,他們的運作方式採用「悲情路線」,帶著身體殘缺的流浪動物、陳列令人聳動的文字看板、拿著擴音器說著人類虐待流浪動物是多麼可惡的話語...如此方式實在令人搖頭。



以消費者行為概念來看,人們把金錢捐出去,總是希望能換得心理的「舒坦」,至少要能帶來改變或有具體的期程目標;而打著「你不捐錢,流浪動物就會更淒慘」的恐嚇式手法,想必成效不彰,僅是一直消耗大眾的愛心罷了。

這樣的行銷故事,說得既不動聽、也不悅耳;尤其在大眾捐助過幾次之後,發現捐款行為並未帶來實質改變,就不會再有意願捐助了。



智能回收站則提供另一種作法,藉由捐助者的行為「實際換得結果」(直接看到換得的飼料能讓流浪動物溫飽),滿足人性向善所需要的鼓勵能量;又可透過回收站的設立,於機身上置放商業廣告或讓企業認養,以獲得更穩定的資金來源。

唯一需要顧慮的是「道德上的腐化」這點(賣機身廣告):將透過商業行為產生的資金,用來維持營運,雖然達到了效益的極大化,卻失去了人性「自願付出」捐款的高貴情操。

估計土耳其的 pugedon 團體將會朝此方向進行,期待他們能再嘗試更進階的創舉與推廣成效,讓我們有機會學習、思考、成長。

--

● 智能回收站 - 宣傳影片
http://youtu.be/IwTHdxC501o

● 對待流浪動物更友善 寶特瓶回收販賣機
http://daman.cool3c.com/node/79261

● 揪感心!土耳其回收寶特瓶機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429/351592.htm

● 土耳其 pugedon 團體 FB 專頁位置
https://www.facebook.com/pugedon1



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北美館李元佳回顧展「觀點」

悶熱的午後,在美術館遇見了李元佳回顧展「觀點」。



我對這位藝術家感到陌生,其作品風格與慣見的台灣藝術風格迥異;仔細閱讀他的生平與創作信念,才知道我們台灣原來曾經擁有那麼一位特別的藝術家。(相較之下中國大陸比我們台灣人更認識他,真是弔詭)

李元佳先生出生於 1929 年的中國廣西,1949 年隨國民政府遷台後,便在台灣進行藝術創作到 1962 年;這是他的前半生,在莫約 30 多年的歲月裡,他的人生經歷了戰亂與社會的不穩定。

但從 1962 年起,他便漂洋過海定居於意大利,接著去了英國,最後在異鄉結束了一生...那年是 1994 年;這是他的後半生,與前半生的 30 多年時間經歷相差無幾,但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

這前後兩段人生最大的差異,便是將一位中國封建思想下成長的小夥子,帶到了自由奔放的民主意識國度;這當中,是幸福的,也是悲哀的。

在後面的段落中我會說說為什麼悲哀。

--

李元佳先生的作品台灣人少有機會接觸,畢竟他久居國外,且病逝於網路發達之前;甚至連網路上要找他的資料都少得可憐。



回過頭來談他的創作有何特別,簡單來說就是有「原則性」的創作;譬如說全部的創作裡只見四種顏色,分別為「黑、白、金、紅」,代表著四種信念:始終、純粹、高貴生命

除了用色原則之外,更是採用了毛筆作為繪畫工具,以幾何形狀媒材為基底,創作出類似荷蘭風格派畫家「蒙德里安」的幾何作品,卻又多了東方的靈動與生命感。

或許有人會認為他的創作大多是大量的留白(或上述四色輪流為背景),然後隨意點上了一兩個小點,應該是簡單到連路人都可以做得到;不過在看過他平日札實練習的甲骨文抄寫、幾段關於創作的詩句後(更像是創作理念),相信人人都會懂這些留白是有其深遠意義的。

那就像是先看見「畢卡索」立體派時期的創作覺得像小朋友的塗鴉,然後再回頭看見他早期或藍色時期的作品一樣,令人震攝的基本功,讓人吃驚到下巴掉下來。

我想沒人會認為畢卡索是信手拈來隨便畫的,李元佳先生的作品也是。

--

其中,我很喜歡的作品就是紅色、白色、金色為基底的正方形大幅畫作,隨著畫作表面色塊的不均於塗抹,讓我想起小時候調皮搗蛋,被父母狠扁一頓後的「面壁罰站時光」。



那時候家裡窮困,牆上油漆無法重刷,在經年久月的日曬、風吹、雨淋後,逐漸露出了小斑剝;而面壁罰站時的小樂趣,就是想像一個小點,在牆面上的各處斑剝裡或跳或躍、奔跑追逐。

我尚未能體悟出李元佳先生經由道家哲學所啟發的創作理念,例如「點是萬物的開始亦是終止,你真能了解了他,就能實感宇宙的大生命、你的存在價值」或「有亦是無,無亦是有」等,但的的確確為我帶來了豐富的童趣與回憶,讓歡愉填塞了一整個下午。

這樣,就很足夠了。

--

李元佳先生晚年在英國,買下了當地農舍來改裝成自己的美術館,這樣的想法與作為,難以想像是出於中華民國第一個世代的藝術家之手,畢竟當時的觀念尚處於保守;但這可能與他長年旅外使得思想活化有關,而且...英國博物館與美術館可是多如繁星。

就好似一句前幾年每個人都愛說上幾句的口號:「我不在家,就是在去博物館路上」,如此想來就一點都不意外了。



雖然李元佳先生將老農舍改建成美術館的創舉是樁美談,但還是有段令人難過的經歷;還記得第一段文章裡曾經提到過的悲哀嗎?正是我接下來要說的。

一位藝術家漂泊於異鄉貧困了一輩子,向朋友借了錢買下破舊農舍,一磚一瓦、親力親為投入改建,讓自己的創作產量下降至近乎沒有,歷經千辛萬苦的十年後,終於將美術館打理好了...這時苦雖苦,但還是可喜可賀的時期。

隨後因為一時的良善好心,收留了幾個臨時房客暫居,卻因此帶來了厄運。



這群人耍賴不願離開,到處破壞與嬉鬧,這除了影響美術館的經營之外,也讓後來李元佳先生急需用錢時無法售出美術館;這一時的美意,導致了他經濟上的困頓、生活上的拮据與心靈上的疲累。

甚至,連他人生的兩個願望「給貧窮的生母一筆生活費」與「回中國廣西探望母親」都因此沒辦法做到。

生為人子,這可是天底下最令人痛心的事...於是他便讓身體逼出了病,成為後來在壯年時期殞落逝去的原因。

--

我感到很難過,這位藝術家就是台灣民間所稱的「古意人」,剛毅木訥的個性也是我們傳統觀念中的老實人;即使如此,他依然盡自己的力,對年輕藝術家多有照顧(例如不設限的提供展覽場地),也對生活充滿熱情...但卻必須遭逢如此挫折,令人不勝唏噓。



如果,如果他活在現代,擁有現代年輕策展人的思維與商業頭腦,並妥善利用廣大的人脈資源及網路工具,或許結果就不一樣了。

我哀悼著,李元佳先生有著完整的人生跨越經歷,跨越了戰時與戰後、封建與民主、東方與西方、藝術與商業經營,理應得到更好的結局,沒想到竟是換來窮途潦倒與滿身病痛;雖不算生不逢時,但總讓人不捨與心疼。

北美館的一面牆,大約十公尺,上頭就這麼寫盡了他的一生;我緩步走過,似是有所領悟,卻也跟著體會到一股滄涼寂寞。

此時,外頭下起大雨,點點滴滴在玻璃窗上唱著哀傷的歌。

--

● 觀‧點 - 李元佳回顧展影片介紹
http://youtu.be/1H5EFhExzmo

● 李元佳基金會
http://www.lycfoundation.org/

● 李元佳:漫漫歸鄉路
http://leapleapleap.com/?p=9443

● 北美館 - 李元佳回顧展
http://goo.gl/vcN9ft

● 藝術大師李元佳從「點」觀世界
http://youtu.be/tRToy7OGNL4

● 維基百科 - 李元佳(英文)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_Yuan-chia

--

不得不提,李元佳先生的作品中,除了運用四個原則色做背景底材並搭配水墨(同樣四色)點綴之外,還有一系列作品...恩...非常的低調。

低調到什麼程度呢?可以由以下附圖看出,他使用「白色作基底」,然後再以壓紋、黏貼的方式,加上了畫龍點睛效果的「白色圓點」。



我的老天,整幅作品是全白的,低調到極致;老花眼發作如我,都必須將鼻子湊近快要貼上畫作才看的到那白色圓點...這也太考驗觀賞者的眼力了!(若是沒有注意到,說不定還以為這幅畫還沒掛上去)

李元佳這系列作品使用的是原則色裡的白色,代表「純粹」的意涵;這恰恰好與《梅爾魏契》所推崇的「絕對主義」相符合,也就是「白上白」(White on White),純粹到純粹的頂端,如若至高無上的情境。(雖然很鬼扯就是...)

● 至上主義之構成:白上白
http://www.ss.net.tw/page.asp?id=Malevich006

--

我們對藝術家的了解真的太少了...因為長年以來,功利主義替他們所下的定義便是「失敗者」。

曾有朋友告訴我:「藝術家情感太豐富,多少憤世嫉俗了點,但卻不懂透過累積自己的人脈資源與經濟能力,來創造出一點與人緊密連結的東西」;這位朋友他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指出藝術家再厲害,也不過是活在自己世界裡的「貧困廢物」罷了。

我當時是這麼回答他的:「是的,藝術家的確很難像是商務人士、創業家那般對社會有經濟上的實質幫助;但他們之於社會的意義,便是啟發他人,導引某些人去思考,並擁有信念」...沒有這些藝術家的薰陶,想必會少了許多所謂的「成功人士」吧?

功利主義在台灣發展了百多年,誰還記得往昔的哪位土豪、當地仕紳、哪位創業家呢?但藝術家的創作卻擁有「穿越時空」的能力,之於這個世界反倒是擁有實質意義。(台灣有什麼百年企業嗎?五指數得清)



圖片則是李元佳先生創立的美術館 (LYC Museum and Art Gallery) LOGO,剛好以 LYC 三個字母形成「時鐘」的模樣,才讓我有上述感慨心得。

● LYC 美術館遺址照片集
http://goo.gl/7sCNKy

--

一個藝術家的創作脈絡,大體來說會分成幾個時期;而分開時期的原因,除了風格表現有所轉變之外,若要探究原因,則會與作者在該時期的「生活環境」有關連。

以上頭本文舉「畢卡索」為例,從青少年的早期階段進入藍色時期的原因,便是從生活窮困孤獨、好友自殺所產生的憂鬱所導致;同樣的道理可以拿來理解李元佳先生的創作階段。

他由慣用的毛筆水墨表現到放棄毛筆工具改採用拼貼壓凸,代表由早期東方文化轉進西方世界時的生活環境,讓他逐漸的跳脫某些「形式」方面的堅持;如果持續以毛筆創作,雖然媒材是東方元素,但過於強調表象的形式,就會逐漸腐蝕藝術創作的意涵,流於匠氣。

從平面創作躍升到立體創作,起源是來自他的居住環境;例如他居住在義大利傢俱工廠時,便會就地取用廢棄材料或邊角進行創作。(當然,個人小小推測可能與經濟困頓有關,所以免費的材料自然是首選)

再來則是轉而創作兒童藝術,這估計是與當時經營 LYC 美術館,了解藝術與觀賞者的互動是相當具有價值的做法有關;而小朋友正是最具有互動習慣的絕佳族群。(個人很敬佩這個創舉,在當時的台灣或整個東方,藝術品還是只能看不能摸的封閉觀念)



李元佳先生有許多精采的創作時期,但到最後他都能不離創作的「原則」,堅持使用四色與小點,各個時期的創作便都能連成一氣,讓人折服。(我只能含淚想起李國修先生的話:「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來聊聊電影《雲端情人》

來聊聊電影《雲端情人》,好嗎?



透過淺白的劇情對話,能夠無腦觀賞;若仔細的去推敲當中每句台詞、畫面、音樂及運鏡,卻又直達哲學程度的高深領域...這部作品讓我意外,讓我很意外。

我不提劇情,不描述故事鋪陳,這是值得花點時間去欣賞的作品;看完之後,人生裡某道上滿了鎖的門,將會被開啟...這是好事,還請不要抗拒。

--

幾個感到有趣之處,試著在此描述出來,就當做送給自己的禮物;首先,就從電影如何營造「美」的角度出發。



電影中,用了人像攝影裡最討喜的發色概念,讓暖色系滿滿的填塞整個畫面,不論是辦公室環境、街景、海灘到人們的穿著、電腦作業系統畫面、行動裝置等,彷彿全都可以讓人實際體感到溫度。

主角「西奧多」喜歡穿著大地色系服裝,不論是素雅的白襯衫還是格紋、桃紅、亮橘色的襯衫與西裝外套,存在感滿點卻一點都不突兀,讓人眼睛一亮。



這或許與搭上 1920、30 年代的造型設計有關,讓復古風格的樸拙滑稽感牢牢抓住高彩度的濃烈韻味;透過彼此拉扯,中和了原本在天秤兩端的元素,便覓得可容於觀賞者眼裡的好品味...即使我們不會想穿那些棉麻質感的「高腰褲」。

再瞧瞧主角身上的復古眼鏡,雖然需要高挺鼻樑與深邃眼窩才撐得起來,卻無法否認我們心底渴望擁有;襯衫上頭別上的大別針、如煙盒或名片盒般設計的智慧型手機、如海綿耳塞的無線耳機等...圓融的一體感更是讓人們的收藏慾高漲。



該怎麼說?我感覺自己處在復古與流行的夾縫中,無法明確判斷何為美,猶如墜入五里迷霧般,彷彿那關於美醜的俗世標準不曾存在。

--

在復古環境中融入了未來科技,這是從前難以想像的事,尤其是吹起極簡與扁平化設計風格的現今,似乎有點那麼不合時宜的味道;但《雲端情人》這麼做了...瞧瞧那精美的作業系統畫面、手機待機畫面、電梯裡的樹影投射、數位化的手寫信打印等,都顛覆了我們對科技感的概念。(遺憾的是看不到科技的指標性產物「汽車」)



尤其,當電影裡找不到「藍色」這個代表科技的元素時,讓曾修習色彩學的人感到相當惶恐與不安;還好電影中出現了一個我們都很熟悉的科技產物「數位遊戲」,看著主角玩著 3D 投影體感遊戲的頹廢模樣,完全與現實中的自己無異,也就安心下來了。

我很喜歡劇中 3D 投影遊戲的「小雪人」,他是不輸給女主角的相同存在,只是與主角的關係不同,比起伴侶,更像是自己的孩子...雖然滿口粗話沒家教這點有待商榷就是。

電影《雲端情人》描述著虛幻的情愛,於是如遊戲這般的虛擬產物,便是很好的解讀延伸物;透過這個延伸物我們看到很奇特的現象:「我們透過不是真實世界的電影戲劇,看著主角玩虛擬遊戲、談著虛擬戀愛,然後透過虛擬產物與主角對話,再由主角的思考脈絡回饋到現實的我們身上...

多麼不可思議啊!這是一種多重的深入與向外傳遞訊息的交流,很像是站在兩面巨大鏡子的中間,透過不斷的映射,看見無限延伸的世界。

--

關於音樂與文字,在電影中有著不同現實的定義,比較起來更像是「觸動想像」的兩把鎖匙。



主角的職業是一位「信件代寫人」,透過細膩觀察力與豐富的情感,寫出能夠直達收信人心底的感人文章,字字句句都能在閉上眼後,立即顯現畫面在腦海中;也難怪電影內幾乎所有認識主角的朋友們,都在聽完、看完主角所寫的信件內容後,雙眼柔和、雙脣微張的輕輕吐出一句讚頌「美」的話語。

女主角「薩曼莎」則是礙於無法與主角留下「合照」的遺憾,因而譜出像是照片般具有畫面的音樂,感染力與穿透力都十分好;主角更是為了強化觸動想像的力量,彈奏著烏克麗麗,然後填上了自己所擅長的文字作為歌詞,讓主題曲《I'm lying on the moon》躍然而出。

嗯,真是好聽。

--

關於本片愛情概念的形塑,我還有一些解讀。

在看電影的過程裡,我的觀影經驗一直在尋找類似的作品,例如《電子情書》、《變人》、《夏日大作戰》、《觸不到的戀人》等,並沒有太多類似的前例可參考;尤其故事意涵了許多哲學思維,都讓我納悶莊周、佛陀這些數千年前的思想領袖,在沒有數位科技的幫助下,是如何去思考「虛擬」的概念?



這讓包著愛情故事的電影,悄悄地透露著宗教思想骨幹,像是以「小愛入大愛」的人間理想、超凡入聖的「羽化成仙」概念...讓女主角「薩曼莎」消失,並跟主角說:「當你可以到達這個境界,我們便能夠再相愛」,證明人類對情愛的態度還停留在較原始的層次,並未進步太多。

雖然電影沒有明著表現出來,但深諳此道者恐怕無法不作此聯想;也或許是西方人對東方宗教神祕感有著某種程度的喜愛(主角朋友的老公跑去西藏那段,正是暗喻),藉此提供另一種替愛情解套的方法也說不定。



雖然最後...片尾曲輕輕地響起救護車的鳴笛聲,暗示主角與他的朋友跳下了大樓,企求脫離身體這個枷鎖來解放靈魂;但這件事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

--

在電影《雲端情人》中,缺少了兩件現實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一是「鍵盤」,二是「汽車」;為什麼編劇與導演選擇拿掉這兩個元素?或許與想要建立以情感為導向的科技有關。



在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裡,由於行動裝置普及化,讓我們習慣以手勢來操作科技商品,並以視覺圖像作為傳遞主流(例:instagram);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符合人類「直覺性」的設計,即使是剛滿周歲的嬰幼兒,也懂怎麼操作...這是生物本能性的發揮。

這樣的設計很好,但也很原始,很像是電影裡所描述的「小愛」,層次上為了迎合「好上手」這點,卻無法兼顧更高層次的發展。

電影中的世界,則是以說話取代鍵盤操作、以對話來傳遞情感,最後甚至以音樂來取代照片,讓人類的「情感」,流轉於科技產品裡。



當然,以聲音來做為媒介是很沒效率的,語言具有模擬兩可又曖昧的特性,對於只能接受 0 與 1 指令的電腦來說,並沒有意義;但電影採用了聽得懂語言的人工智慧這樣的設定,使女主角「薩曼莎」更富有人性,讓男主角及戲裡其他使用者,都有愛上她的可能性。(我也愛上她了,你不愛嗎?)

以對話來做為科技產物的操作方式,比視覺、文字、手勢等方法還要複雜許多,但人們為了追求更高層次的互動方式,勢必會朝此方向努力(例:語音助理Siri)

這邊發現到一個有趣的事實...關於「擬真」這回事,同樣是做得很像真人,透過視覺或觸覺來表現(例:人形娃娃),卻常常讓人感到恐懼或噁心;可是若以聲音、個性、情緒、人際關係仿似真人,卻又如此討人喜愛,讓人窩心。

至於不見汽車,我想主要原因還是在設計「難度」上所做的取捨。

除此之外,汽車這個元素有個大問題,那就是存在的份量太重(對男性而言更是如此),容易搶走女主角的風采;想像一下《鋼鐵人》中的東尼與電腦管家老賈的關係,中間卡了道鋼鐵衣吸走了觀眾眼球,自然也難在兩人之間做什麼文章。(我相信有些女性族群是很想看到這樣發展的,但請不要)

最後,稍微聊聊以聲音作為互動方式的設計,為我帶來某種程度鼓勵的原因。

先前我曾設計了一套系統概念,是以聲音作為主要核心的平台產品,由於它與藝術領域相關,更是需要附帶感情的「溫度」來做為產品的精神;雖然在功利主義下許多人給我關於「效率」方面的建議,但如此一來便會扼殺了該產品的設計目的,使我黯然放棄該計畫。

隨著像《雲端情人》這樣的電影上映、語音助理 Siri 的發展,或許未來能夠讓越來越多人接受以「聲音」作為交流本質也說不定...我希望如此。

--

● 維基百科介紹《雲端情人》
http://goo.gl/qajKHF

● HD 中文正式電影預告
http://youtu.be/x0f2XhQrLGA

● 主題曲《I'm lying on the moon》
http://youtu.be/SU6KFnGF9M8

●《雲端情人》全專輯試聽
http://youtu.be/Un7JkfIPvy4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諷刺人類存在價值的動畫

諷刺人類存在價值的影像作品又一例,在歡樂取向的作品氛圍中,我們認清了人類本質,並露出無可奈何的苦笑。



藝術家 Steve Cutts 採用橫向卷軸的運鏡方式,透過一鏡到底的演進過程,讓觀眾不需細思便能明白意涵,是個很棒的說故事高手;其中我最欣賞的部分,是他運用古典樂曲「皮爾金組曲《山魔王的宮殿》(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為整部影片帶來更深層的人性連結。

《山魔王的宮殿》是經常在電影中出現的配樂,其節奏詭譎、緊湊又刺激,除了可表現驚悚、緊張感之餘,又能帶有諷刺意味的小幽默,趣味性十足。



而在這部名為「人」的動畫作品中運用此曲,可說是意義深遠;《山魔王的宮殿》源自於音樂劇「皮爾金」(Peer Gynt),描述主角皮爾金荒謬可笑的一生,尤其熟知皮爾金故事的人,更是能夠將皮爾金與動畫主角完美的「連結」起來。

--

動畫主角並非十惡不赦的壞蛋,而是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這是否會讓你頭上冒出巨大問號?

首先,動畫中主角所為,我們哪一個人沒有做過?悲哀之處就是人類有著「合理化」自身行為的天性,只要一句必要之惡,就能夠做出任何事...這就是人類強大又可悲之處。



在音樂劇「皮爾金」故事尾端,主角皮爾金面臨要被做成「鈕扣」的可怕威脅,於是便向鈕扣塑造者求饒,表示自己雖然做了壞事,但不至於罪大惡極...鈕扣塑造者是這麼回答的:「你好不足以上天堂,壞又不足以下地獄,作成鈕扣最合適了。

沒想到皮爾金聽到這個回答後,反倒是覺得自己的一生毫無「價值」,相比起來下地獄有魅力的多,居然便向鈕扣塑造者誇大自己的惡行。



這是在西元 1876 年創作的故事,經過百多年人性皆未改變,如同上述提到的「價值」,讓我們活在世上都不經意的染黑雙手;這代表什麼?代表著人一生對世界環境的破壞,都是為了證明「自我價值」所造成的。



作為活在地球上的生命,需要吃那麼多大餐嗎?需要蓋那麼多房子嗎?需要買那麼多衣服嗎?需要消耗那麼多能源嗎?需要過得如此奢侈嗎?需要透過掠奪其他生命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嗎?



其他生命都不會做這樣的事,人類除外,而且是普通人才會;真正的壞蛋全都被關在監獄裡老死了,只有衣衫穿得筆挺、頭髮梳得油亮、廣受其他人推崇的「人生贏家」,才是真兇。



而絕大部分的人,都向著「人生贏家」這個目標前進。

--

當然,說歸說,人活著也只能往自己訂下的目標走去,即使明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還是得盡一切的力量將阻礙踢開!畢竟,沒人甘於平淡一生。

這也是我們從相信人類良善本性可以改變世界的一廂情願,在不斷的摸清事實真相後,只剩下無盡嘆息與苦笑的原因。

--

● MAN (Steve Cutts 創作的動畫)
http://youtu.be/WfGMYdalClU

●《山魔王的宮殿》是電影配樂的寵兒
http://musiccaptains.com/zh/?p=3469

● 令《人》慚愧 恐怖的考古學
http://e-info.org.tw/node/83911

● 英國藝術家 Steve Cutts 官網
http://www.stevecutts.com/



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藝術家,是永遠的反對黨

藝術家,是永遠的反對黨。

個把月的抗爭活動,讓我在欣賞藝術家作品時有了新鮮的視野,也開始思考何謂「藝術家」。



維基百科是這麼定義的:「進行藝術作品創造活動的人物,通常指在諸如寫作、繪畫、攝影、表演、雕塑、音樂、書法及舞蹈等藝術領域有比較高的成就,從而具備了一定的美學程度的人。

這解釋雖然很淺白,但仔細一瞧卻又流於表象...難道光是在各領域擁有技能與成就,兼備一定的美學程度就是藝術家?至少,創作行為流於「私利」與「操作」就不應該被歸類於藝術家。

社會賦予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反映社會「真實情況」,紀錄檯面上贏得勝利者的粗暴手段,防止統治者美化自身的形象;教育、書籍與媒體作不到的事,就由藝術家以「假想」為名,溜過統治者的眼皮下,讓後世獲得評判歷史事件的參考素材。

--

國外有幾個很棒的案例,值得我們做參考;由於藝術除了帶有美感之外,通常可以由抽象的形意,來規避一些因立場相左而發生的衝突。

首先,英國藝術家 Slinkachu 以微型人偶來重現「2013 年土耳其反政府抗議運動」的警察鎮暴畫面。



透過小巧的黏土人偶、棉花做成的催淚瓦斯煙霧、鮮豔別緻的場景與配件,讓許多不關心政治與抗爭活動的觀賞者,延伸出好奇心去了解該次活動的樣貌...相信比起頭破血流畫面,還要能深入人心。



透過 Slinkachu 的創作,可以看見藝術家都偏愛以「諷刺」與「對比」的手法來呈現創作的核心;例如「婦女頂著藥丸」這張照片,採用的就是南非婦女以頭頂著行李的文化習慣,搭配代表醫療問題的藥丸作為對比,諷刺當地政府對人民健康問題的無所作為。

--

轉回歐洲來看藝術與抗爭的結合,藝術涵養高的義大利人民是怎麼做抗爭的?從兩張照片可以看出絕妙之處,保證讓人拍手叫好。



其中一張照片,是透過建築工人黃色安全帽作為「沉默抗議」的手法,不激進的方式降低了人民的「排斥感」,也因當地人民對藝術文化的熱愛習慣,足以喚起高度關注。

當然這在台灣是很難辦到的,因為我們很喜歡走悲情憤慨路線。

在學運期間我曾拜訪立法院周邊,上頭掛著的「抗爭藝術」都非常的極端,不是將人像分屍、斬首、戳瞎眼,就是以惡意詛咒的標語來問候他人祖宗...憤怒與血腥程度讓我看的頭疼,完全無法進而去關注與思考,只能快步離去,希望那些畫面能快點從腦中消去。



回過頭來看另一張「巨大中指」的照片,這件雕塑紀念碑十分有意思,藝術家仿製雕像古蹟年久失修的「損壞」,讓整個手掌雕像截斷四指,恰恰好只留下中指...規避了許多問題,令人捧腹大笑。

這作品的歡樂取向強過「羞辱」,讓立場迥異的兩方都能更加理性地去看待民間的訴求,不會讓「被抗爭者」的自尊受損,選擇與抗爭者玉石俱焚,造成更糟糕的局面。

--

最後回過頭來看看一開始提到的「2013 年土耳其反政府抗議運動」,從照片中可以見到戴著防毒面具的抗議者,穿著傳統服飾跳著「土耳其蘇菲旋轉舞」。



這是伊斯蘭教中一種教團「蘇菲教派」的靈修舞蹈,透過旋轉讓身上穿著的長裙擺不停的飛揚,進入類似禪坐那樣的心靈狀態。

但在這次土耳其抗爭,旋轉舞成為了「抗爭的表演藝術」環節,或許我們充滿喜感的三太子也可以來助陣一下,透過本土文化的藝術表演,留下一些具諷刺性卻又不失理智的足跡。

--

● 土耳其反政府抗議運動創作( Slinkachu 作品)
http://little-people.blogspot.tw/

● 充滿藝術美感的寧靜抗爭(黃色工人安全帽)
http://daman.cool3c.com/node/65429

● 米蘭的巨大中指紀念碑
http://www.designboom.com/?p=11446

● 2013年土耳其反政府抗議運動
http://goo.gl/Vj4G88

● 土耳其抗爭之後,「沉默抗議」的二三事
http://goo.gl/7E7u4p

● 一個土耳其街頭的真實故事(很像台灣學運)
http://goo.gl/v2hTCT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為何不該將公共事務交由市場機制決定

接觸邁可.桑德爾 (Michael J. Sandel) 教授的演說,是近年來個人認為最棒的事;除了受幾部影片與思辯領域的著作開啟了智慧之外,也逐漸知道得透過了解人性,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道理。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言論,都是一廂情願想改變他人想法,或是只想抒發自己負面情緒,把原先「立場遲疑者」激的往對立面走去...所以產生了更多糾紛,眼睜睜看著人心撕裂、與愛別離。

服貿的事便是,看到了許多人認為「師出有名」,不論是依法有據或是公民不服從,都情緒化的去分化族群,這讓我不斷去思考何以造成如此結果?

--



這部邁可.桑德爾在 TED 的演說 ,或許能為我們帶來些許幫助,我大致摘錄幾句來與朋友們分享:

有些社會的良知跟原則,在加入市場思維跟市場價值觀之後,這些原則就會被改變,而值得重視的良知會被排擠到另一邊。

以上這句解釋了大部分人的疑惑;例如有些朋友面對服貿事件為何有人站在支持政府那面感到不解,明顯的違反良知,為何還願意去盲從相信政府?於是反服貿立場的人就扣了一頂「無可救藥」的大帽子給反反服貿的人。

其實問題在於,社會人士大多都有市場概念與市場價值觀,所以我們看事情的時候,不會如學生般單純的只見到問題核心,而是看見更多混沌且錯綜複雜的問題;這聰明又怯懦的成人思維當然不是好事,但了解這個狀況才有能與對方「達成共識」的可能性。

--



經濟學家通常假設市場機制是惰性的,他們認為市場不會影響或汙染交換物本身,他們認為市場的作用只是交換,而不會改變交換物的意義或價值觀。

當交換物是有形時,這個假設便可成立,但交換物是無形的時候,情況就不一定了;像是社會原則、教學與學習,或參與公共事務等。在這些領域讓市場機制或金錢誘因介入,就會侵蝕、排擠掉價格以外的價值與值得重視的精神。」

上面這兩段,則顯示目前我們台灣整體社會的思維走向,也牽動著政府的施政決策(因此才會有政黨輪替也一樣的說法);檯面上推動政策的學者都是如此想的...這告訴我們,必須要由下一代學者的觀念開始影響才可能翻轉。

這很難嗎?其實一點也不,但我們需要時間。

許多上一世代的知名企業家,口徑一致的批評現在的年輕世代都只想開咖啡廳,而失去了闖蕩拚搏的志氣。這些批評在表面上指責年輕人只想輕鬆度日,不願意挑戰自己;但背後真正的意思,就只是抱怨年輕人不願意「不擇手段」的去完成企業訂下的目標罷了。

台灣目前就是在市場機制影響社會風氣腐敗的頂點,所以我們看見上一代讓環境與人心崩毀來換取金錢利益;而孩子們在見著了如此風景後,心中會有「你要讓我弄髒自己的手嗎?」這樣的想法,就絲毫不奇怪了。

這邊舉一個真實的例子:當一位有抱負與理想的年輕人,好不容易從基層升到管理階層,卻被老闆要求幫公司「逃漏稅」的時候,他的選擇不多,而且可以聽到良心碎裂的聲音。

這就是我們這個世代與下個世代的模樣,但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只好逃避或選擇成為「失敗主義者」。

個人建議,面對這群雖然產生裂痕,但尚有良心的悲戚世代,請把他們當作「夥伴」,千萬不要去指責、傷害對方;只要動之以情,這些人都是很願意修補他們的「心傷」,重新擁抱自己的理想良知。

--




民主不要求完全平等,但民主需要的是公民在彼此生活中的交集;民主的可貴在於,來自社會不同背景的人們遇到彼此,在日常生活中和彼此交流,因為這過程讓我們學會溝通與包容,也是我們尊重公共利益的基礎。

最後這段是影片接近尾端時,邁可.桑德爾為「民主」所下的註解,他充分的說明了「貧富差距加大」後所影響的真正核心,不是單純的讓窮人因生活與財富差異所感到的不滿,而是富人與窮人間無法透過彼此,學會讓社會和諧的「智慧」。

於是產生了社會動盪,甚或革命奮起的結果,一次一次的撕裂彼此。

--

● 為何不該將公共事務交由市場機制決定 (影片位置)
http://youtu.be/Ywpy_Akh10U

● 邁可.桑德爾三本著作 - 博客來
http://goo.gl/2BlkaE


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330 反服貿遊行心得

在 330 反服貿遊行中,我以觀察者的角度,看著、聽著、想著。



下午一點半,推進到台大醫院門口就動彈不得,只能進入台大醫院東址大廳裡,邊透過行動裝置了解狀況,邊悄悄聽著四週的「聲音」;其中最有趣的,是一架自動演奏式平台鋼琴,不斷傳出與嚴肅抗議活動相反的悠揚輕快曲調,使人退去激昂的情緒,彷若今天又是一個日常的午後。

此時身旁的兩位老先生,正討論著這次為何要參與遊行,見著我手上拿著平板電腦查閱情報十分好奇,便與我攀談起來。

言談間,兩位長輩並沒有太多「說道理」橋段,更多的是疼惜學生們的「憐憫」、自己這代將台灣搞得如此紛亂的「自責」,以及許多欲言又止的沉默...這不尋常,相當不尋常;我一直認為長輩們面對抗議話題必定慷慨激昂、滔滔不絕的批評,但兩位老先生完全顛覆此偏見。

這樣的行為十分熟悉,而且是你我常見之景...是的,這就是父母們,在你的孩子、他們的孫子出生後的模樣。



當脫離汲汲營營的忙碌生活之後,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不再是賺錢,而是承先啟後的人生價值;所以他們逐漸從鞭策兒女的「魔鬼」,變成了慈悲祥和的老人,變成了睿智博通的長輩。

最後不意外的,還是走老戲路的誤會我是大學生(希望再幾年40歲以後還可以如此,啾咪^.<),臨走前拍拍我的肩膀,說著「加油,你們是未來的棟樑」,然後留下我獨自思考,為何老人家除了憤怒生氣情緒外,更多的卻是悲傷難過?



或許,他們早已習慣被「統治」,但卻不願年輕一代繼續被「奴役」著,一點也不。

--

下午四、五點,在傾聽兩位學運領導者演說時,頭頂突然掉下了幾片花瓣,我抬頭一看,看見了一位女孩坐在高處台座上,全神貫注的望著電視牆;此時陽光斜射過來,將她手上緊握的向日葵打上強烈、鮮豔光芒,影子便映射在臉頰上(見照片)



這時我驚呆了...這個畫面好美,女孩眼神閃閃發亮,一點兒灰塵都沒有。

似曾相識的眼神,我只在二十年前的鏡子裡看過,但從來也沒有人告訴我說是如此的漂亮,世界上沒有一顆寶石能比的上...隨著時間推移,原本明亮非常的眼神逐漸混濁,變得汙穢不堪。

我好遺憾,也很懊悔;除此之外就是對女孩的未來感到愧疚與憂心,因為我從未替他們做過什麼事,來阻止「社會化」毀滅一顆純潔真摯的心、一雙清澈爽朗的眼神。

--

請想像一個畫面,在人群裡手拉著手,群起激昂的同時,是什麼可以讓這些人突然安靜下來,望著一張貼在地板上的「貼紙」若有所思?

傾刻即永恆,我捕捉到了這個難得畫面(見照片);地上的貼紙寫著「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分享給各位朋友。



或許你能夠獲得比我更多的想法,然後告訴我...十幾、二十幾歲的孩子們,怎麼會對這樣古老的口號感到莫名痛楚?

--

身為藝文工作者,必然與社會現況有關(不論是藝術家、設計師、學者、行銷人等),所以我們都需要睜大眼睛,好好理解這個事件背後的問題--「良知」。

我曾有一位朋友,台灣大學畢業的他肯定是大部分人眼中的「人生贏家」。

有次他與一群朋友坐著車,碰到了賣玉蘭花的老婦人,於是另一位開車的朋友就拉下車窗,買了幾串玉蘭花;這時不知道為什麼,他說了一句話讓大家氣憤到與之絕交:「為什麼要買?她們到了這把年紀還流落在街頭上違法賣花,必定是自己不努力,活該!」。

若是正常人當下聽到這句話,會怎麼想呢?

這就是我所指的心腸(良知)問題;我們維護的到底是人?還是力挺政府所言的國家尊嚴呢?這是我與良知對話後,它向我提出的質問,聲聲震耳、字字哀戚。

台灣,小島國,這土地上的人民都說「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怎麼去想、保護誰,是不是越來越清晰明確了呢?

--

透過網友對服貿議題的爭執,我們看見了什麼?

合理的事情必須兼具「法、理、情」三要點,反服貿的人太過激情,有情有理卻揮棄了法;另一頭的反反服貿,據法而捨情、理,只因法條是具體存在的,不若情理是抽象的概念。

這下「惡法、盲理、濫情」一次都到齊了,把我們這些同是台灣人的心,狠狠撕裂。

--

先前我一直以自己是絕對的「中立」沾沾自喜,畢竟自己是無神論者,也毫無政黨包袱;但後來我才明白事實不是如此的...中立就是認為事情與自己「無關」罷了。

多數人是這麼想的:反正黑箱一直都存在、服貿過不過關我都一樣沒差、服貿沒過我也是一樣過活。

而真正去喜歡台灣這塊土地、不捨身旁親友流淚的人,就會去選擇立場,才能動手去做些什麼;例如我們會去爭執「學生行為好不好、政府作為對不對」,意圖影響對方或更多的人可以去選擇立場,不再只是坐壁上觀的「中立者」。

所以,比起自詡為中立者,我開始傾向表態自己是有立場的,但是訴求要「堅定且溫和」,才能換來對方的「尊重」。

--

很多人提到「很難把從小到大認為一般應有的常理套在這事件的合理性上」,關於這點我有些有趣的看法。

比如白狼「張安樂」在4月1日,找了一千人想硬闖立法院,然後從他口中說著學生要「遵守法律」、不願意看到台灣「社會動盪」等等;牠(這不是我打錯字)用的言詞與反反服貿者所質疑、不諒解的內容其實是完全相同的,但透過白狼說出口會認同嗎?

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在脫口秀舞台上有提到一些觀點,雖然是諷刺的笑話,但完全符合現況。

這段話是這麼說的:「人擁有越多,就越該閉上嘴讓別人來抱怨兩句。沒錯,有時候人一但擁有的多,就往往得小心說話;而擁有的越少,就越能暢所欲言...所以如果你想要多點言論自由,就拿你擁有的東西來換吧!

學生即使胡鬧、違法,但他們什麼都沒有,事後還需要擔負法律責任(陳、林兩人面臨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檯面上這這群滿臉橫肉、腦滿腸肥的大人們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呢?

這就是社會大眾能夠容許學生們做出「不合法,但卻又是正確且必要的行為」的原因。

--

● 克里斯洛克脫口秀-罵人的藝術
http://youtu.be/5no9VuFWFa0